[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車共享電池保護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43866.0 | 申請日: | 2019-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7394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道靜;嚴河林;吳云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盛維智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10 | 分類號: | H01M2/10;H01M2/20;F16F15/04 |
| 代理公司: | 44520 深圳市易美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榮彬;朱為甫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福***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塊 活動板 彈簧 本實用新型 外殼內部 插頭 固定塊 緩沖圈 底端 緩沖 連接線 彈簧緩沖 電池保護 頂部設置 內壁表面 外殼內壁 向下擠壓 電動車 擠壓力 圓錐面 放入 外管 吸收 共享 | ||
1.一種電動車共享電池保護機構,包括外殼(1)和設置在外殼(1)內部的活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板(2)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彈簧(3),外殼(1)內壁的底端設置有固定塊(4),所述固定塊(4)上設置有插頭塊(5),所述插頭塊(5)的底部設置有外管(6)、連接線(7)和第二彈簧(8),所述活動板(2)的頂部設置有電池塊(9),所述電池塊(9)上設置有圓錐面(10),所述外殼(1)的內壁表面設置有第一緩沖圈(11)和第二緩沖圈(12),所述外殼(1)的頂部設置有坐墊(13),所述坐墊(13)的底部設置有連接架(14),所述連接架(14)的底部設置有第三彈簧(15),所述第三彈簧(15)的底部設置有頂塊(1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車共享電池保護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板(2)位于所述外殼(1)的內部靠近底端處,所述活動板(2)呈圓盤狀結構,所述活動板(2)的直徑小于所述外殼(1)內壁的直徑,所述活動板(2)的中部設置有通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動車共享電池保護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板(2)的底端環繞設置有若干個所述第一彈簧(3),所述第一彈簧(3)的底端與所述外殼(1)內壁的底端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3)的伸縮方向與垂直方向平行。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動車共享電池保護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徑大于所述固定塊(4)的直徑,所述插頭塊(5)的底端活動插接在所述固定塊(4)的頂端中部,所述插頭塊(5)與所述固定塊(4)之間設置有所述第二彈簧(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車共享電池保護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頭塊(5)的底端與所述連接線(7)的頂端電性連接,所述連接線(7)的底端與外部電動車電性連接,所述連接線(7)的外部套接有所述外管(6),所述外管(6)活動插接在所述插頭塊(5)的中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車共享電池保護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塊(9)的底端與所述插頭塊(5)的連接處設置有圓錐面(10),所述圓錐面(10)呈階梯狀圓錐面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車共享電池保護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緩沖圈(11)和所述第二緩沖圈(12)的內徑大小不同,所述第一緩沖圈(11)的內徑小于所述第二緩沖圈(12)的內徑,所述第一緩沖圈(11)和所述第二緩沖圈(12)均為若干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車共享電池保護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鎖緊件(17)和鎖緊孔(18),所述鎖緊件(17)與所述鎖緊孔(18)相匹配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盛維智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盛維智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4386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保溫材料和恒溫電池箱
- 下一篇:一種電池裝載結構及電池模塊、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