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試管帽夾持裝置、試管開蓋合蓋裝置及試管開蓋合蓋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148447.1 | 申請日: | 2019-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6188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黃劍峰;王磊;楊宏;代彬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奧普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7B7/14 | 分類號: | B67B7/14;B67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張江高科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夾持部 試管帽 開蓋 夾持裝置 試管 驅動 彈性伸縮機構 夾持驅動機構 本實用新型 合蓋裝置 夾持機構 容置本體 容置機構 合蓋機 容置孔 限位部 壓塊 上表面齊平 傳動聯接 連接壓塊 轉動連接 抵接 地夾 合蓋 聯動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試管帽夾持裝置、試管開蓋合蓋裝置和試管開蓋合蓋機。該試管帽夾持裝置導向容置機構、夾持機構和夾持驅動機構,導向容置機構包括容置本體、壓塊、第一限位部和彈性伸縮機構,容置本體開設容置孔,壓塊設置于容置孔中,彈性伸縮機構的兩端分別連接壓塊與第一限位部,夾持機構包括依次轉動連接形成四邊形的驅動部、第一夾持部、聯動部和第二夾持部,第一夾持部和第二夾持部兩者的用于抵接試管帽的上表面齊平,夾持驅動機構與驅動部傳動聯接,用于驅動驅動部旋轉,使得第一夾持部和第二夾持部彼此靠近和遠離。本實用新型的試管帽夾持裝置能夠穩定可靠地夾持試管帽,有利于后續的開蓋合蓋動作的順利執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試管帽夾持裝置、具有該試管帽夾持裝置的試管開蓋合蓋裝置和試管開蓋合蓋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醫學實驗室中,靜脈采血管開蓋動作大多由醫務人員手動逐個完成,而手工操作勞動繁瑣、耗時長、生物安全風險大,另外對真空采血管開蓋且檢驗完成后再對采血管進行合蓋的勞動強度更大。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穩定可靠地夾持試管帽的試管帽夾持裝置及具有該試管帽夾持裝置的試管開蓋合蓋裝置和試管開蓋合蓋機。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試管帽夾持裝置,所述試管帽夾持裝置導向容置機構、夾持機構和夾持驅動機構,
所述導向容置機構包括容置本體、壓塊、第一限位部和彈性伸縮機構,所述容置本體開設容置孔,所述容置孔用于供試管帽插入,
所述壓塊設置于所述容置孔中,
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阻止所述壓塊和所述彈性伸縮機構向上移動脫離所述容置孔,
所述彈性伸縮機構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壓塊與所述第一限位部,使得所述壓塊能夠在豎直方向上相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往復移動,
所述夾持機構包括依次轉動連接的驅動部、第一夾持部、聯動部和第二夾持部,且所述第二夾持部與所述驅動部轉動連接,使得所述驅動部、所述第一夾持部、所述聯動部和所述第二夾持部形成四邊形,
所述第一夾持部和所述第二夾持部兩者的用于抵接所述試管帽的上表面齊平,
所述夾持驅動機構與所述驅動部傳動聯接,用于驅動所述驅動部旋轉,使得所述第一夾持部和所述第二夾持部彼此靠近和遠離,
當所述導向容置機構豎直向下運動以夾持所述試管帽時,所述試管帽插入所述容置孔內接觸所述壓塊而壓縮所述彈性伸縮機構,
當所述導向容置機構下移至預定位置后,所述夾持驅動機構驅動所述第一夾持部和所述第二夾持部彼此靠近,使得所述第一夾持部和所述第二夾持部均部分地位于所述試管帽的下方,并且
當所述導向容置機構上移時,所述第一夾持部和所述第二夾持部兩者的位于所述試管帽下方的部分的上表面接觸所述試管帽的下表面,并與所述壓塊相配合夾緊所述試管帽。
在至少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導向容置機構還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阻止所述壓塊向下移動脫離所述容置孔。
在至少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容置本體開設有第一導向槽和第二導向槽,所述第一夾持部的一部分設置于所述第一導向槽,所述第二夾持部的一部分設置于所述第二導向槽。
在至少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夾持部設置有第一弧形凹部,和/或所述第二夾持部設置有第二弧形凹部,
當所述第一夾持部和所述第二夾持部均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試管帽的下方時,所述第一弧形凹部和/或所述第二弧形凹部與待夾持的試管帽的下方的管體的外圓周面相匹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奧普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奧普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1484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