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用多排浮動超越離合的雙超越自適應自動變速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50660.1 | 申請日: | 2019-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17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韓寧;陳俊杰;張劉鑫;薛榮生;李欣;張引航;周鯤;王靖;伍劍;陳同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大學;重慶軍工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3/10 | 分類號: | F16H3/10;F16H57/023;F16D13/58;F16D13/38;F16D48/06 |
| 代理公司: | 重慶為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張文軍 |
| 地址: | 400715***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浮動 超越 離合 自適應 自動 變速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多排浮動超越離合的雙超越自適應自動變速系統,包括傳動橋、動力輸入機構、高速擋傳動機構和低速擋傳動機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不僅能夠利用行駛阻力驅動凸輪,達到自動換擋和根據行駛阻力自適應匹配車速輸出扭矩的目的,還能夠實現前置前驅的傳動方式,傳動效率高。并且,第二超越離合器的內心輪和滾動體的長度較短,受力均勻,使用過程中可靠性高,難以發生滾動體斷裂的的情況,并能夠以較低的生產成本制造出可靠性極高、能夠承受超大載荷的重載超越離合器,使自適應自動變速裝置能夠承受超大載荷,提高了可靠性,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變速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采用多排浮動超越離合的雙超越自適應自動變速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動交通工具由于其傳動結構的限制,在行駛過程中,完全由駕駛員在不能準確知曉行駛阻力的情況下,依據經驗進行操控,因此,常常不可避免地出現電機工作狀態與交通工具實際行駛狀況不匹配的情況,造成電機堵轉。尤其是交通工具處于啟動、爬坡、逆風等低速重載條件時,電機往往需要在低效率、低轉速、高扭矩情況下工作,容易引起電機的意外損壞,增加維修和更換成本,同時也會直接影響到電池的續航里程。對于諸如電動物流車等對經濟性要求較高的車型而言,傳統的變速傳動結構顯然不能較好的滿足其使用要求。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案發明人團隊設計了一系列的凸輪自適應自動變速裝置和變速橋,利用行駛阻力驅動凸輪,達到自動換擋和根據行駛阻力自適應匹配車速輸出扭矩的目的,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
但是,現有凸輪自適應自動變速裝置均只適用于后置后驅或者前置后驅的傳動方式,傳動效率始終不夠理想。并且,傳統滾柱式超越離合器承受載荷能力有限,要增大載荷能力只能通過增加外圈、內心輪和滾動體尺寸的方法,但是內心輪和滾動體并不能無限延長,尤其是最細的滾柱,如果過長,不僅容易出現受力不均的問題,可能造成斷裂,而且加工精度難以保證,容易出現嚙合不良的情況,導致生產難度巨大,良品率低下,同時對材料的要求極高,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導致現有自適應自動變速裝置無法承受超大載荷,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可靠性不足。解決以上問題成為當務之急。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采用多排浮動超越離合的雙超越自適應自動變速系統。
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采用多排浮動超越離合的雙超越自適應自動變速系統,其要點在于,包括傳動橋、動力輸入機構、高速擋傳動機構和低速擋傳動機構;
所述傳動橋包括主軸、可轉動地套裝在主軸上的主傳動套以及分別同軸地設置在主軸兩端的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所述主傳動套的一端通過差速器將動力傳遞給主軸和第二傳動軸,所述主軸靠近第一傳動軸的一端通過中間傳動套帶動第一傳動軸同步轉動;
所述高速擋傳動機構包括摩擦離合器和用于對摩擦離合器施加預緊力的彈性元件組,所述摩擦離合器包括主動摩擦件和從動摩擦件,所述動力輸入機構通過第一超越離合器將動力傳遞給主動摩擦件,所述從動摩擦件套裝在主傳動套上,并與主傳動套之間形成螺旋傳動副,以使從動摩擦件能夠沿主傳動套軸向滑動;
所述低速擋傳動機構包括第二超越離合器、副軸傳動組件以及能夠轉動地套裝在主傳動套上的內心輪凸輪套,所述第二超越離合器包括第二外圈以及至少兩個并排套裝在同一內心輪凸輪套上的第二內心輪,各個第二內心輪外周上設置的外齒一一正對,所述第二外圈與各個第二內心輪之間分別設置有第二滾動體,相鄰第二內心輪周圍的滾動體一一正對,所述動力輸入機構通過副軸傳動組件將動力傳遞到第二外圈上,所述內心輪凸輪套與從動摩擦件的對應端面通過端面凸輪副傳動配合,以將動力傳遞到主傳動套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大學;重慶軍工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西南大學;重慶軍工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506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