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DL-高半胱氨酸硫內酯鹽酸鹽的連續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48528.7 | 申請日: | 2019-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042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4 |
| 發明(設計)人: | 褚有群;劉子廒;陳趙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333/36 | 分類號: | C07D333/3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俞慧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dl 半胱氨酸 內酯 鹽酸 連續生產 方法 | ||
1.一種DL-高半胱氨酸硫內酯鹽酸鹽的連續生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以式I所示的DL-蛋氨酸為原料,與15~18mol/L硫酸連續通入液液相微通道反應器進行反應生成式II所示的DL-高胱氨酸,從液液相微通道反應器流出的含有DL-高胱氨酸的反應液與鹽酸連續通入板框式電解槽的陰極室中,以石墨電極為陰、陽極,DL-高胱氨酸在鹽酸體系中在陰極發生還原反應生成式III所示的DL-高半胱氨酸鹽酸鹽,含有DL-高半胱氨酸鹽酸的陰極液又連續流回液液相微通道反應器進行反應;如此連續循環反應至反應完全,收集反應完全后的陰極液;
(2)將步驟(1)收集的陰極液進行除雜質處理,再經脫水縮合得到式IV所示的DL-高半胱氨酸硫內酯鹽酸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L-蛋氨酸與硫酸預先通入板框式電解槽的陰極儲液槽,再連續進入液液相微通道反應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液液相微通道反應器和板框式電解槽之間設置一個儲液槽,所述儲液槽設置一個進料口和排氣口,鹽酸由所述進料口加入,含有DL-高胱氨酸的反應液中的廢氣由排氣口排出。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將一臺或者兩臺以上的液液相微通道反應器并聯后與一臺板框式電解槽連接,使液液相微通道反應器的反應液總流速與板框式電解槽的陰極室反應液流速相匹配。
5.如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連續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的連續循環反應的終點通過如下方法確定:采用恒電流法進行電解,根據加入的DL-蛋氨酸計算DL-高胱氨酸的理論量,再根據DL-高胱氨酸的理論量計算將其完全轉化為DL-高半胱氨酸鹽酸鹽所需的理論電量,根據設定的電流值得到所需的理論電解時間,當總電解時間達到理論電解時間時,停止反應。
6.如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連續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DL-蛋氨酸與硫酸按照摩爾比為1:3~7的比例通入液液相微通道反應器,所述的DL-蛋氨酸與通入鹽酸的摩爾比為1:4~10,鹽酸濃度為3~5mol/L。
7.如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連續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的液液相微通道反應器內的反應溫度為70~90℃,反應液流速為5~15ml/min。
8.如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連續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板框式電解槽內的電解反應溫度為20~30℃,電解反應流速為20~75ml/min,電流密度為10~50mA/cm2。
9.如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連續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框式電解槽內,陽極室中通入3~5mol/L鹽酸,陽極反應為HCl的析氯反應。
1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續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將7臺液液相微通道反應器并聯后與一臺板框式電解槽連接,所述的硫酸為95wt%的硫酸,所述的DL-蛋氨酸與硫酸按照摩爾比為1:5,所述的液液相微通道反應器內的反應溫度為80℃,反應液流速為8ml/min;所述電解槽陰極室內使用的鹽酸為3M鹽酸,所述的DL-蛋氨酸與通入鹽酸的摩爾比為1:4,電解反應溫度為50℃,反應流速為55ml/min,電流密度為45mA/cm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48528.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