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滲碳淬火復合熱處理生產線及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30155.0 | 申請日: | 2019-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236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姚惠鋒;陳衛良;黃春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嘉興興欣標準件熱處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C8/20 | 分類號: | C23C8/20;C21D1/667;C21D1/18;C21D1/58 |
| 代理公司: | 溫州知遠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湯時達 |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滲碳 淬火 復合 熱處理 生產線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熱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滲碳淬火復合熱處理生產線及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將工件置于爐體中,通過熱源使爐體的滲碳區處加熱到92525℃;步驟S2、通過滲碳區中的噴淋裝置,噴淋霧狀的淬火油,持續噴淋1.2?1.5h;步驟S3、將熱源停止供熱,將工件降至爐體中的等溫區處,將熱源底部與冷卻池連接的通風口打開;采用了分段式的爐體,簡化了工藝程序,滲碳、等溫、淬火和回火在一個爐體中進行,溫度控制方便,工藝程序之間的切換操作簡單,使用滲碳區中的噴淋裝置噴淋霧狀的淬火油對工件表面進行滲碳,滲碳過程柔和,范圍廣,得到的滲碳層密致可靠,且在整個過程中可以降低處理時間,節省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熱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滲碳淬火復合熱處理生產線及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滲碳與淬火在金屬材料熱處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滲碳是目前機械制造工業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化學熱處理方法,能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和疲勞強度;淬火是熱處理工藝中最重要,也用途最廣泛的工序,能顯著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和硬度。
現有的滲碳淬火過程中,滲碳后降溫至淬火溫度,經保溫后直接淬火,采用此方法容易使材料晶粒粗大,脆性較大,工件組織應力大,滲碳后直接出爐空冷或出爐后進緩冷坑冷到室溫,再重新進爐加熱淬火,工件滲碳后對冷卻速度應有嚴格要求,否則冷卻時工件表層組織和次表層組織轉變不同步,造成工件表面產生較大的拉應力,工件容易開裂,對使用性能要求高的深層滲碳零件,為了同時保證表面滲碳層和心部組織的質量指標,也可采用兩次淬火,第一次加熱到心部Ac+ (30~50)℃淬火,第二次加熱到表面Ac1+ (30~50) ℃淬火,但這樣不僅能耗高,熱處理成本高,而且熱處理后產生的應力很大,工件發生畸變和開裂的傾向大大增加,滲碳后先爐冷到550℃(此時工件溫度約600℃)出爐空冷,隨后重新入爐加熱淬火,但該方法熱處理時間較長,一方面由于滲碳后需爐冷到一定溫度才能出爐,出爐溫度越低對工件表面減少氧化脫碳越有利,但當爐溫越低時,工件降溫速度也越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滲碳淬火復合熱處理生產線及處理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滲碳淬火復合熱處理生產線及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將工件置于爐體中,通過熱源使爐體的滲碳區處加熱到92525℃;
步驟S2、通過滲碳區中的噴淋裝置,噴淋霧狀的淬火油,持續噴淋1.2-1.5h;
步驟S3、將熱源停止供熱,將工件降至爐體中的等溫區處,將熱源底部與冷卻池連接的通風口打開,采用風冷散熱降至61010℃,持續1-1.2h;
步驟S4、將熱源底部與冷卻池連接的通風口關閉,將工件升起至爐體中的滲碳區處,通過熱源對滲碳區處加溫,升至84010℃,持續1-1.2h;
步驟S5、將熱源停掉,將工件再次降至爐體中的等溫區處,將熱源底部與冷卻池連接的通風口打開,采用風機以及等溫區處的噴淋裝置噴淋冷卻油霧進行先進行風冷0.3h,再進行霧冷0.1h,降至22010℃。
優選的,在步驟S1中,所述熱源采用環形的煤爐或電爐加熱。
優選的,在步驟S1中,加熱至92525℃過程中以50℃/min的速率進行升溫。
優選的,在步驟S2中,噴淋裝置噴出的淬火油的油霧顆粒為25-50微米。
優選的,在步驟S2中,淬火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50N二類基礎油75-80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4-9份、棕櫚蠟20-28份、52%氯化石蠟10-16份、聚-α-烯烴1-2份、環氧化蓖麻油30-35份、鉬酸鉀0.5-2份、環氧丙烷0.5-2份、改性抗氧劑4-16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嘉興興欣標準件熱處理有限公司,未經嘉興興欣標準件熱處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301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