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發動機的進氣消聲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268279.0 | 申請日: | 2019-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42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向東;林垂印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利汽車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35/12 | 分類號: | F02M35/12;F02M35/10;F02M35/1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賈允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機 消聲器 | ||
本發明公開了發動機的進氣消聲器,包括進氣管組件和吸音管組件;進氣管組件包括進氣管和套設在進氣管上的第一殼體,進氣管上開有若干第一消音孔;吸音管組件包括出氣管和套設在出氣管上的第二殼體;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連接形成第一腔體,進氣管和出氣管設置在第一腔體內,進氣管與出氣管相連通;出氣管與第二殼體之間形成第二腔體,出氣管上設置有用于將第二腔體分成多個第三腔體的擋板,出氣管的側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消音孔,出氣管通過第二消音孔與第三腔體連通;本發明通過設置第二消音孔和多個第二腔體,使氣體通過第二消音孔進入多個第三腔體進行吸音,逐步對氣體進行降噪,以提高對氣體消音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動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發動機的進氣消聲器。
背景技術
伴隨著轎車的廣泛進入廣大人民群眾的家庭,整車舒適性要求提高,降噪要求越來越嚴格,中低頻氣流噪聲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渦輪增壓發動機是目前乘用車的主流,與傳統自吸式發動機相比,節省減排,增大動力,在安裝有渦輪增壓裝置的車輛中,渦輪增壓裝置在工作中會產生巨大的噪音,該噪音主要是由于在渦輪增壓裝置工作時,車輛的節氣門關閉時,中冷管路內的高壓氣體需要通過泄氣管路快速釋放,在釋放時高速的氣流將與管壁摩擦產生泄氣音,嚴重影響了車輛的NVH性能,因此解決增壓器高頻噪聲也成為了比較棘手的難題,增壓器噪聲的特征,頻率較高,頻帶較寬,現有單純的抗性消聲器很難消除噪聲,現有的消聲器消聲能力較低,均值在15dB左右;消聲頻帶較窄,只能覆蓋1000-3000Hz區間,且占用空間較多,布置較為困難。
基于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急需研究一種發動機的進氣消聲器,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發動機的進氣消聲器,通過設置第二消音孔和多個所述第二腔體,使氣體通過第二消音孔進入多個所述第三腔體進行吸音,逐步對氣體進行降噪,以提高對氣體消音的效果,達到優化整車NVH性能的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發動機的進氣消聲器,包括進氣管組件和吸音管組件;
所述進氣管組件包括進氣管和套設在所述進氣管上的第一殼體,所述進氣管上開有若干第一消音孔;
所述吸音管組件包括出氣管和套設在所述出氣管上的第二殼體;
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連接形成第一腔體,所述進氣管和所述出氣管設置在所述第一腔體內,所述進氣管與所述出氣管相連通;
所述出氣管與所述第二殼體之間形成第二腔體,所述出氣管上設置有用于將所述第二腔體分成多個第三腔體的擋板,所述出氣管的側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消音孔,所述出氣管通過所述第二消音孔與所述第三腔體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均為兩端開口的殼體,所述第一殼體的一端為第一進氣口,所述第一殼體的另一端為第一出氣口;
所述第二殼體的一端為第二進氣口,所述第二殼體的另一端為第二出氣口,所述第一出氣口與所述第二進氣口連接,所述第二出氣口上設置有連接件,所述第二殼體通過連接件與發動機的渦輪增壓器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殼體上設置有固定部,所述第二殼體通過所述固定部與發動機的支架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擋板的個數為三個,三個所述擋板將所述第二腔體分成四個第三腔體;
所述擋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殼體連接,所述擋板的另一端與所述出氣管的側壁連接。
進一步地,一個所述第三腔體內的第二消音孔的數量大于16。
進一步地,所述出氣管的軸線與所述第二殼體的軸線之間的夾角大于0°且小于5°。
進一步地,所述進氣管與所述第一殼體之間形成第四腔體,所述第四腔體內設置有吸音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利汽車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吉利汽車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682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