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錨桿鉆孔技術的山區高速路面積水處治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214056.6 | 申請日: | 2019-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243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7 |
| 發明(設計)人: | 潘春梅;易偉琴;柳昱洵;趙波;謝海生;施公佐;楊麗芬;夏葉心泉;姜建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龍麗麗龍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麗龍管理處 |
| 主分類號: | E02D3/10 | 分類號: | E02D3/10;E01C3/00;E01C11/22;E03F5/04 |
| 代理公司: | 溫州知遠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湯時達;劉超 |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鉆孔 技術 山區 高速 路面 積水 處治 施工 方法 | ||
基于錨桿鉆孔技術的山區高速路面積水處治施工方法,結合路面排水處治常見的路緣帶縱向開槽方式,匯流車道路面積水,按照一定間距增設集水井將槽內積水進行引流收集,再通過路基內預埋的套管將收集的水流排至路基外側。優點在于,施工工藝相對簡單,后期維護管理成本大大節支,長遠來看,經濟效果明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積水處治施工方法,尤其涉及基于錨桿鉆孔技術的山區高速路面積水處治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我國高速公路建設和發展不斷上升,截止2018年底,全國高速公路運營總里程已超過13萬公里,其中浙江省高速公路運營里程也超過4000公里。在高速公路建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相應問題,一些山區高速公路由于新建時受到地形及周圍環境因素影響,高速線形較差,轉彎半徑過小、長下坡和連續彎道等不良路段較多,盡管高速公路新建時設置了排水系統,能在一定程度上排除路面水流,但因部分路段長上坡起點或超高不明顯,尤其是一級公路改建為高速公路的路段,降雨較多時易造成路面排水不暢,從而造成第一車道積水,形成行車隱患。在“安全第一”的施工生產大環境下,研究特殊路段路面積水處治成為管養單位的一項重要課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特制作基于錨桿鉆孔技術的山區高速路面積水處治施工方法,結合路面排水處治常見的路緣帶縱向開槽方式,匯流車道路面積水,按照一定間距增設集水井將槽內積水進行引流收集,再通過路基內預埋的套管將收集的水流排至路基外側。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基于錨桿鉆孔技術的山區高速路面積水處治施工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驟:
S1,將下邊坡表面雜草清理干凈,拔除坡面雜草根系,在坡面上設置用于搭設支架的平面;
S2,用鋼管和扣件在平面上搭設工作臺,并將鉆孔設備安裝在工作臺上;
S3,用激光水平儀確定鉆孔位置,調整鉆孔設備角度和位置,并安裝鉆頭和套管;
S4,鉆孔;
S5,鉆孔的同時套上鋼套管,鉆孔完成后拔除鉆頭,將套管預留在路基中,防止塌孔,并將套管作為集水井向路基外側排水的通道;
S6,鉆孔完成后再次使用激光水平儀對鉆孔位置進行復測,并確定集水井的最終開挖位置;
S7,路面路緣帶挖排水槽,并對排水槽進行防滲處理;
S8,挖集水井;
S9,設置集水井防水層以及井身砌筑;
S10,井身與套管連通,連接處作密封處理;
S11,在集水井頂部加蓋鑄鐵蓋板。
進一步地,工作臺距離路面1米,平臺尺寸為縱向4米,橫向3米。
進一步地,鉆孔設備為帶有鉆頭的鑿巖機,鉆頭直徑為146毫米。
進一步地,鉆孔方向為垂直與路面行車方向,設置2%-3%向外的橫坡,鉆孔深度為10-11米。
進一步地,鋼套管的直徑為146毫米。
進一步地,步驟S7中排水槽位于第一車道,在距離路緣石10cm處進行縱向畫線放樣,用切割機進行切割,切割深度不小于10cm,用鎬頭機將該部分瀝青混凝土進行鑿除,槽孔寬度為5cm,排水槽切割鑿除完成后,還包括用水泥凈漿將槽底進行抹面,防止滲水,確保路面結構層穩定。
進一步地,步驟S8中集水井位于路基鉆孔與路緣帶縱向切槽垂直投影交點處,集水井平面尺寸為80cm×80cm,井底與套管中心高度大于等于4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龍麗麗龍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麗龍管理處,未經浙江龍麗麗龍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麗龍管理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1405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