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人機圖像回傳時延的檢測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202114.3 | 申請日: | 2019-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17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蔡煥青;劉壯;文志科;付晶;陳怡;邵瑰瑋;趙承志;談家英;周立瑋;胡霽;黃杰;曾云飛;蔡維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武漢海洋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7/18 | 分類號: | H04N7/18;H04N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麗樓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人機 圖像 回傳時延 檢測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人機圖像回傳時延的檢測裝置及方法,包括:LED1和光敏二極管D1為內置,D1與控制器連接;LED2和光敏二極管D2為外置,D2與控制器連接;LED1和LED2同時發光,D1捕獲LED1的發光并將感光回饋至控制器;LED2對準無人機攝像頭,LED2的發光傳輸至遙控器顯示屏上,D2捕獲遙控器顯示屏上LED2的發光并將感光回饋至控制器;控制器計算D1對LED1的感光回饋時間和D2對LED2的感光回饋時間的時間差;觸摸屏顯示無人機圖像回傳時延的檢測結果,解決現有技術不能實現無人機起飛后的動態測試,且不滿足電力行業相關標準規定的無人機數據鏈路圖像回傳時延指標ms級測量精度要求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輸電線路巡檢用無人機數據鏈路系統的功能和性能檢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人機圖像回傳時延的檢測裝置,同時涉及一種無人機圖像回傳時延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電網設備規模快速發展,2018年公司110(66)千伏及以上架空輸電線路長度已達99.2萬公里。針對傳統人工巡檢方式難以適應度電網高質量發展需求,電力行業各單位正在大力推廣無人機應用,建立無人機技術標準、試驗檢測、關鍵技術攻克、人員培訓等技術支撐體系,持續提升輸電運檢智能水平。
根據《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架空輸電線路無人機智能巡檢作業體系建設三年工作計劃(2019-2021年)》,計劃到2021年,示范單位無人機配置率不低于2架/百公里,三華地區無人機配置率不低于1.5架/百公里,其他地區無人機配置率不低于1架/百公里。因此,繼續完善提升輸電線路無人機巡檢系統試驗檢測能力,加強無人機配置,嚴把設備質量關,是目前和未來無人機巡檢應用的重點工作任務之一。
目前,依托國網特高壓交流試驗基地,已建成輸電線路無人機巡檢系統性能試驗場,取得國內電力行業首個無人機CNAS/CMA認證資質,常態化承擔無人機巡檢系統性能試驗檢測工作。
在無人機巡檢實際應用中,易出現圖像回傳時延偏大等問題,各應用單位均提出了較為迫切的檢測需求。但中國電科院牽頭編制電力行業標準DL/T1578-2016《架空輸電線路無人直升機巡檢系統》時,由于當時技術水平限制,尚未解決圖像回傳的量化檢測問題。
隨著技術進步和不斷探索研究,目前從技術上可實現輸電線路無人機巡檢系統圖像回傳的量化檢測。因此,亟需在現有檢測能力基礎上,開展無人機數據鏈路系統圖像回傳時延檢測設備研制及檢測方法研究。
關于巡檢無人機圖像回傳時延測試,以往主要采用手機秒表的靜態測試方法,難以實現無人機起飛后的動態測試,且不滿足電力行業相關標準規定的ms級測量精度要求。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無人機圖像回傳時延的檢測裝置及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不能實現無人機起飛后的動態測試,且不滿足電力行業標準DL/T 1578-2016規定無人機數據鏈路傳輸時延指標ms級測量精度要求的問題。
本申請提供一種無人機圖像回傳時延的檢測裝置,包括:光源LED1和LED2、光敏二極管D1和光敏二極管D2、控制器,以及觸摸屏;
LED1和光敏二極管D1為內置,放置在測試箱內部,光敏二極管D1與控制器連接;
LED2和光敏二極管D2為外置,光敏二極管D2與控制器連接;
LED1和LED2同時發光,光敏二極管D1捕獲LED1的發光,并將感光回饋至控制器;LED2對準無人機攝像頭,所述LED2的發光傳輸至遙控器顯示屏上,光敏二極管D2捕獲遙控器顯示屏上顯示的LED2的發光,并將感光回饋至控制器;
控制器,記錄光敏二極管D1對LED1的感光回饋時間和光敏二極管D2對LED2的感光回饋時間,并計算光敏二極管D1對LED1的感光回饋時間和光敏二極管D2對LED2的感光回饋時間的時間差;
觸摸屏,用于顯示無人機圖像回傳時延的檢測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武漢海洋儀器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武漢海洋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0211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改善軟包鋰離子電池循環厚度膨脹的化成工藝
- 下一篇:一種吲哚衍生物的制備方法
- 彩色圖像和單色圖像的圖像處理
- 圖像編碼/圖像解碼方法以及圖像編碼/圖像解碼裝置
- 圖像處理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圖像讀取裝置、圖像處理方法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形成設備、圖像形成系統和圖像形成方法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