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降低夏季綠茶苦澀味的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193664.3 | 申請日: | 2019-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421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4 |
| 發明(設計)人: | 黃富貴;陳瑜萍;陳雪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鳳岡縣蘇貴茶業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12 |
| 代理公司: | 50217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張顯琴 |
| 地址: | 563000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殺青 攤放 鮮葉 揉捻 攤青 做型 采摘 茶葉加工 茶葉加工過程 茶葉含水量 綠茶苦澀味 自然風冷卻 連續蒸汽 茶多酚 殺青機 大葉 放入 理條 攤晾 葉尖 葉緣 申請 綠茶 冷卻 苦澀 加工 | ||
本申請涉及茶葉加工領域中的一種降低夏季綠茶苦澀味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采摘:采摘大葉茶的鮮葉;(2)攤放:將鮮葉攤放在攤青槽上,厚度5~10cm,溫度為20~32℃,每3h輕翻一次,攤放12~16h;(3)殺青:將鮮葉放入連續蒸汽殺青機中進行殺青,時間120~150s,每小時200~250kg;(4)冷卻:吹自然風冷卻;5)攤晾:厚度5~12cm,每2~3h時輕翻一次,時間6~9h,至葉尖葉緣完全濕軟;(6)做型:根據做型的需要進行理條和揉捻;(7)干燥:使茶葉含水量降低至7%以下既得成品。本申請主要是通過茶葉加工過程中改變攤青程度和殺青后或揉捻后的攤放時間,來降低部分茶多酚含量,使綠茶口感變醇和而不苦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降低夏季綠茶苦澀味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茶飲料的迅速崛起與發展,是基于茶本身所具有的優點,隨著消費者對茶營養成分以及是否天然健康、綠色環保和時尚品位等更高心理層面需求的關注,對茶風味也將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茶葉中的苦澀味主要是由于茶多酚及咖啡堿引起的,目前茶葉加工時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降低或減少苦澀等不良風味。
夏季茶鮮葉茶多酚含量比春季和秋季均高,尤其是大葉茶樹品種,因此加工紅茶比較適宜,但在國內,紅茶的消費量只占12%左右,而綠茶的消費量為62%左右。用常規綠茶加工方法加工的夏季綠茶產品,一般是通過適度高溫提高茶葉香氣,已壓抑滋味的苦澀,或是通過窨制成為茉莉花茶來改變口感,但茉莉花茶的銷量逐年下降。還有部分加工通過搖青來使茶多酚部分降低,但不易掌握搖青程度,易導致湯色變紅,葉底有紅邊,不利于市場銷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針對夏季茶鮮葉的加工方法,以降低其苦澀味。
本發明的一種降低夏季綠茶苦澀味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摘:采摘大葉茶的鮮葉;
(2)攤放:將鮮葉攤放在攤青槽上,厚度5~10cm,溫度為20~32℃,每3h輕翻一次,攤放12~16h;
(3)殺青:將鮮葉放入連續蒸汽殺青機中進行殺青,時間120~150s,每小時200~250kg;
(4)冷卻:吹自然風冷卻;
(5)攤晾:厚度5~12cm,每2~3h時輕翻一次,時間6~9h,至葉尖葉緣完全濕軟;
(6)做型:根據做型的需要進行理條和揉捻;
(7)干燥:使茶葉含水量降低至7%以下即得成品。
其中,所述步驟(2)攤放后,鮮葉的含水量降至60~65%。
進一步,所述步驟(5)的攤晾時間為6~8h。
進一步,當步驟(6)采用揉捻做型時,將步驟(5)攤晾放在揉捻之后。
進一步,條形茶和扁形茶在理條機里進行理條或壓扁,卷曲形茶在滾筒炒干機里進行滾炒。
進一步的,所述干燥步驟時,條形和扁形茶做形至水分達10~13%時,用旋轉提香機烘干,溫度80~85℃,時間90~120min;卷曲形茶滾炒至水分達8~10%時,用鏈板烘干機進行干燥,溫度設定100~110℃,時間25~30min;使茶葉含水量降低至7%以下即得成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鳳岡縣蘇貴茶業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未經鳳岡縣蘇貴茶業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936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高效加熱烘干功能的節能型茶葉理條機
- 下一篇:一種紅茶的生產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