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5G的無人自動駕駛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188966.1 | 申請日: | 2019-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412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蘇艷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新時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1/02 | 分類號: | G05D1/02;H04W4/44;H04W4/38;G07C5/00;G07C5/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炬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高雁 |
| 地址: | 511500 廣東省清遠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無人 自動 駕駛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5G的無人自動駕駛系統,包括車載的車速傳感器、圖像智能處理模塊,所述車速傳感器通過5G網絡與基站連接,基站通過通信模塊與云服務器連接,云服務器與控制模塊連接,控制模塊與操作終端連接。本發明通過車速傳感器、圖像智能處理模塊兩者進行結合來對車子的信息進行全面的了解,從而保障了車子在超車時候的安全性,通過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振動傳感器進行綜合考慮,從而使得出的數據更加準確,進而更有助于控制模塊的控制判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人駕駛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5G的無人自動駕駛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數量逐年增加,由此引起的交通擁堵程度不斷加劇、交通事故屢屢發生等問題愈來愈凸顯。人們對于提高交通安全程度的需求日益迫切。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是一種通過車載電腦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系統。自動駕駛汽車依靠主控電腦、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協同合作,讓電腦可以在沒有任何人類的主動操作下,自主安全地操作機動車輛。
隨著4G網絡的規模化商用,面對未來的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5G)已經成為全球研發的熱點,5G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容量、更低的成本給客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現有的無人自動駕駛不能對周圍物體速度進行測量,當超速時候,無法處理異常狀況,可能導致交通問題。
中國專利文獻公開號CN109143890A公開了一種自動駕駛系統,包括車輛建模子系統、控制建模子系統和自動控制子系統,所述車輛建模子系統用于建立車輛動力學模型,所述控制建模子系統用于根據車輛的動力學模型建立車輛控制模型,所述自動控制子系統根據車輛動力學模型和車輛控制模型對車輛進行控制,該自動駕駛系統不能對周圍物體進行測速,遇到異常狀態時,會造成交通問題。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5G的無人自動駕駛系統。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5G的無人自動駕駛系統,包括車載的車速傳感器、圖像智能處理模塊,所述車速傳感器通過5G網絡與基站連接,基站通過通信模塊與云服務器連接,云服務器與控制模塊連接,控制模塊與操作終端連接;
車速傳感器與基站間還設有優化模塊,優化模塊可對車速傳感器傳輸的數據進行有效性判斷,標識或剔除采集過程中的異常數據,再對剩余數據進行整合,得到優化數據,再將優化數據通過5G網絡傳輸給基站;
圖像智能處理模塊可進行全景視頻影像,圖像智能處理模塊內設有預設模塊,預設模塊設置安全閥值,當圖像智能處理模塊采集的信息不在安全閥值內,可將信息傳輸給控制模塊,控制模塊再反饋給操作終端。
優選地,所述通信模塊為WIFI無線模塊。
優選地,所述圖像智能處理模塊可進行全景視頻影像采用的攝像頭為200萬像素以上,且具備360度云臺轉向及變倍功能。
優選地,所述無人自動駕駛系統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振動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振動傳感器將信號通過ZigBee路由節點傳輸給基站。
優選地,所述云服務器設有存儲器,所述存儲器用于保存車速傳感器測量出的外界車輛車速的信息。
優選地,所述無人自動駕駛系統還包括報警模塊,報警模塊可用于提醒駕駛員車子超速后的安全性,以便駕駛員可及時作出調整。
優選地,所述無人自動駕駛系統還包括顯示模塊,顯示模塊包括手機、控制MCU,用戶在手機上登陸云桌面APP賬號,與云服務器建立通訊連接,共享駕駛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新時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新時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8896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折疊轉軸機構及頭戴式耳機
- 下一篇:鈣鈦礦圖案化薄膜及其制備方法與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