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進式貨運車廂防護篷布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172920.0 | 申請日: | 2019-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450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鑫杰;金雙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永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P7/04 | 分類號: | B60P7/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海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張大保 |
| 地址: | 276800 山東省日照***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貨運 車廂 防護 篷布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進式貨運車廂防護篷布,包括車廂架、引導套件和車篷組件,車廂架側壁從上往下依次設置有引導套件和車篷組件,本發明可以解決現有貨運車廂防護篷布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常存在以下問題:a:現有的車廂防護篷布在對不規則產品進行防護時,往往因為運輸貨物外型的不規則性,且因為現有防護篷布本身柔韌性,從而導致下雨時防護篷布產生形變,導致積水現象發生從而使得產品受潮;b:現有的防護篷布在進行保護過程中,常是人工進行安裝,從而極易出現防護篷布中間折疊現象,從而導致運輸貨物在運輸過程中不能受到防護篷布的保護,從而導致貨物損壞的現象發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貨運車輛配件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改進式貨運車廂防護篷布。
背景技術
目前,因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導致私營企業的大量誕生,其中一些企業的產品需要進行長時間的貨物運輸來送至客戶手上,且因為需運輸貨物的自身原因,導致貨物在運輸過程中不能出現受潮和形變等損壞現象,故現有的貨運車在運貨過程中常會準備一些篷布將運輸產品蓋住,以此防止產品受潮和損壞,但是現在貨運車廂的防護篷布仍有一定的不足。
現有貨運車廂防護篷布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常存在以下問題:a:現有的車廂防護篷布在對不規則產品進行防護時,往往因為運輸貨物外型的不規則性,且因為現有防護篷布本身柔韌性,從而導致下雨時防護篷布產生形變,導致積水現象發生從而使得產品受潮;b:現有的防護篷布在進行保護過程中,常是人工進行安裝,從而極易出現防護篷布中間折疊現象,從而導致運輸貨物在運輸過程中不能受到防護篷布的保護,從而導致貨物損壞的現象發生。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進式貨運車廂防護篷布。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改進式貨運車廂防護篷布,包括車廂架、引導套件和車篷組件 ,車廂架側壁從上往下依次設置有引導套件和車篷組件,其中:
所述車篷組件包括連接板、固定座、電機A、轉動柱、鏈條鏈、連接桿、防水篷布、限位條和鎖緊機構,車廂架左側邊面上通過焊接的方式對稱安裝有連接板,連接板上安裝有固定座,連接板和固定座上開設有通孔A,通孔A內部通過軸承連接的方式設置有轉動柱,轉動柱左端安裝在電機A的輸出軸上,電機A的輸出軸穿過通孔A,電機A通過電機座安裝在車廂架外壁上,轉動柱上均勻設有鏈條鏈,鏈條鏈之間通過連接桿連接在一起,鏈條鏈上端面上設置有防水篷布,固定座上安裝有限位條,限位條上均勻開設有盲孔A,盲孔A內部設置有鎖緊機構。
所述鏈條鏈包括連接器、轉動銷、轉動蓋、卡位銷、拉繩、轉動滾輪和固定環,連接器截面為“Z”字型,連接器右側面上安裝有轉動銷,轉動銷側面設置有通孔B,連接器左側上設置有與轉動銷相互配合的通孔C,通孔C下端面上設置有轉動蓋,連接器上設置有通孔D,通孔D內部通過滑動連接的方式設置有與通孔B相互配合的卡位銷,卡位銷左右兩端面上設置有拉繩,通孔D左端設置有轉動滾輪,轉動滾輪通過軸承連接的方式安裝在連接器上,拉繩穿過通孔B和通孔D,拉繩上安裝有與盲孔A相互配合使用的固定環。
所述鎖緊機構包括觸發推桿、橫向推桿、轉動桿、轉動齒輪、從動齒條、固定銷、齊動板和復位柱,觸發推桿通過滑動連接的方式安裝在限位條內壁上,觸發推桿左右兩端面上抵靠有橫向推桿,橫向推桿左端面上安裝有轉動桿,轉動桿上端安裝在轉動齒輪上,轉動齒輪安裝在轉動軸上,轉動軸通過軸承連接的方式安裝在限位條內部,轉動齒輪上端設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從動齒條,從動齒條上安裝有固定銷,觸發推桿下端面上安裝有齊動板,齊動板上安裝有復位柱。
所述引導套件包括連接座、滾動柱、連接柱、安裝板、引導柱和引導機構,連接座通過焊接的方式對稱安裝在車廂架外壁上,連接座上通過軸承連接的方式安裝有滾動柱,滾動柱左端安裝有連接柱,連接柱上安裝有安裝板,安裝板端面上通過焊接的方式對稱安裝有引導柱,引導柱和安裝板上設置有通孔E,且安裝板上設置有引導機構。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車廂架右端面上均勻設置有與固定環相對應且配合使用的反向掛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永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永利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729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