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SIG軟硬線路板連接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156643.4 | 申請日: | 2019-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587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3 |
| 發明(設計)人: | 朱昀;小菅正;邵亞逢;彭杰;楊建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建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1/14 | 分類號: | H05K1/14;H05K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sig 軟硬 線路板 連接 結構 | ||
本發明屬于電子元器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SIG軟硬線路板連接結構,包括具有下貼合部的PCB和具有上貼合部的FPC,所述下貼合部具有并排設置的若干下金手指,所述上貼合部設有與下金手指位置相對的若干上金手指,所述下貼合部和所述上貼合部通過焊接膠貼合,并使下金手指和上金手指一一接觸。本軟硬線路板制造工藝簡單,厚度要求很低,但是能夠實現可靠的導電連接,節省了制造時間和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元器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SIG軟硬線路板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軟硬線路板是由柔性電路板(FPC)和剛性電路板(PCB)搭接形成的電子部件。PCB方便與產品基礎固定,FPC用來方便PCB之間的連接。電子元件的連接接頭樣式多變,但隨著電路的密集程度增加,連接方式也要求輕薄化。以往在兩者的結合部位需要經過將近十次增層來實現連接,每次增層都必會增加一定厚度。所以就算每層做到很薄,整體厚度依舊很大,況且做薄各層需要更為復雜的工藝,十分耗費時間和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連接結構來解決以上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SIG軟硬線路板連接結構,其能夠簡化PCB和FPC的連接結構,在低制造成本下獲得輕薄化的產品。
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一種SIG軟硬線路板連接結構,包括具有下貼合部的PCB和具有上貼合部的FPC,所述下貼合部具有并排設置的若干下金手指,所述上貼合部設有與下金手指位置相對的若干上金手指,所述下貼合部和所述上貼合部通過焊接膠貼合,并使下金手指和上金手指一一接觸。
具體的,所述焊接膠中分散有能夠讓上金手指與下金手指導通的導電微粒。
進一步的,所述導電微粒的材料為錫和鎳。
具體的,所述上金手指之間的間距為0.2mm,所述下金手指之間的間距為0.2mm。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軟硬線路板制造工藝簡單,厚度要求很低,但是能夠實現可靠的導電連接,節省了制造時間和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SIG軟硬線路板連接結構的剖面圖;
圖2為PCB的下貼合部的局部結構圖;
圖3為FPC的上貼合部的局部結構圖;
圖4為連接部位的放大剖視圖。
圖中標記為:
1-PCB,11-下貼合部,12-下金手指;
2-FPC,21-上貼合部,22-上金手指;
3-焊接膠;
4-導電微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建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昆山建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5664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