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高性能塑料顆粒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911138902.0 | 申請日: | 2019-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626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申乾成;申輝;黃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界首市旭升塑膠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51/06 | 分類號: | C08L51/06;C08L51/08;C08L51/00;C08K13/02;C08K5/12;C08K3/04;C08K3/08;C08K3/34;C08F255/02;C08F283/02;C08F220/06;C08J3/2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廣源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濤 |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性能 塑料顆粒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性能塑料顆粒的制備方法,方法如下:1)將聚乳酸溶解后加入鄰苯二甲酸二辛脂和聚合物樹脂,熔融塑化后得到聚合物樹脂基體;2)將聚合物樹脂基體溶解后與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和光引發(fā)劑在紫外光下引發(fā)聚合,獲得聚合物凝膠;3)將產(chǎn)物置于反應釜內(nèi),反應后加入填料和納米錫,攪拌后置于超臨界高壓釜中,得到性能化聚合物;4)將產(chǎn)物切片后與抗氧劑、耐候劑混均后加入到雙螺桿擠出機中熔融塑化,將得到的條狀塑料在直流磁場作用下熱處理,冷卻硬化后再經(jīng)熱壓和冷壓處理,即可獲得所需的塑料顆粒。該塑料顆粒的性能可以到達一個較高水平,可以充分滿足人們對高性能塑料顆粒的需求,適用于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生產(chǎn)。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塑料改性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性能塑料顆粒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高分子化工中,填料是用量最大的添加劑,幾乎所有的塑料、天然橡膠和涂料都使用大量填料。例如,制造塑料時加入木粉、陶土或碳酸鈣等,不僅能改善制品力學性能,增加硬度,而且還可降低成本;用石墨、磁粉或云母作填料,可提高塑料的導電、通磁和耐熱性;橡膠中加入炭黑或二氧化硅可顯著提高制品的物性。在高分子化工行業(yè),填料可以通過它占據(jù)體積發(fā)揮作用,由于填料的存在,基體材料的分子鏈就不能再占據(jù)原來的全部空間,使得相連的鏈段在某種程度上被固定化,并可能引起基體聚合物樹脂的取向,由于填料的尺寸穩(wěn)定性,在填充的聚合物樹脂中,聚合物樹脂界面區(qū)域內(nèi)的分子鏈運動受到限制,而使玻璃化溫度上升,熱變形溫度提高,收縮率降低,彈性模量、硬度、剛度、沖擊強度提高。因此填料在高分子化工行業(yè),特別是在塑料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
例如中國專利CN2017104315979公開了一種高導熱塑料粒料的制備方法,通過將聚合物樹脂基體、氧化鎂納米纖維、助劑按體積比配料,經(jīng)熔融混料后再經(jīng)擠出機擠出,即可獲得高導熱塑料粒料,該專利是采用氧化鎂納米纖維作為導熱填料,直接加入到聚合物樹脂基體中從而賦予塑料粒料具有高導熱性;又例如中國專利CN201610365933X公開了一種耐磨塑料片材的制備方法,通過將添加碳化鎢的聚苯乙烯加熱熔融后置入容器中,冷卻形成基體,將烯烴組合物加熱熔融后澆鑄于基體上,熱壓得到耐磨塑料片材,該專利采用碳化鎢作為填料,添加到聚苯乙烯基體中,從而提高了聚苯乙烯基體的耐磨性。上述兩件專利都是通過在聚合物樹脂基體中直接添加填料的方法賦予聚合物樹脂特殊的性能,但是這種直接添加填料的方法會造成填料與聚合物樹脂基體之間的界面相互作用較弱,從而使得處理后的聚合物樹脂基體性能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并不能達到人們所期望的高性能。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高性能塑料顆粒的制備方法,通過增強聚合物基體與填料之間界面相互作用,使得塑料基體的性能可以到達一個較高水平,從而可以充分滿足人們對高性能塑料基體的需求。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高性能塑料顆粒的制備方法,具體制備方法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界首市旭升塑膠制品有限公司,未經(jīng)界首市旭升塑膠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389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