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二化螟幼蟲存活率的食料更換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87487.0 | 申請日: | 2019-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928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0 |
| 發明(設計)人: | 鐘海英;陳建明;張玨鋒;李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劉元慧 |
| 地址: | 31002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二化螟 幼蟲 存活率 食料 更換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提高二化螟幼蟲存活率的食料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疊放的上支架本體(1)和下支架本體(2),所述上支架本體(1)和下支架本體(2)均包括支撐腿(3)、支架盤(4),所述支架盤(4)固定設置在支撐腿(3)的上端,支架盤(4)的上表面上焊接設置有中空結構的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5),所述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5)的管口設置有蓋體,所述支架盤(4)上對應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5)管底位置處設置有管底網篩孔(6),所述支架盤(4)下表面對應管底網篩孔(6)的位置處向下延伸有環形凸起,所述環形凸起上設置有密封蓋(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二化螟幼蟲存活率的食料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腿(3)設置有三個,每個支撐腿(3)的下端一體式設置有呈水平狀的放置桿(8)及由放置桿(8)延伸的弧形部(9)。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二化螟幼蟲存活率的食料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5)設置有8個,呈八孔梅花管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二化螟幼蟲存活率的食料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凸起與密封蓋(7)通過密封蓋內側的螺紋實現連接。
5.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二化螟幼蟲存活率的食料更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飼養茭白二化螟的養蟲盒底部放置上支架本體,在每個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內放置一根新鮮茭白,將處于黑頭期的卵塊置于茭白塊上方,待二化螟孵化后讓其自然取食,蓋好養蟲盒蓋,并用一層浸濕的黑布蒙住盒蓋;
2)透過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觀察茭白被取食的情況;待茭白塊出現浸漬狀,幼蟲開始向聚碳酸酯硬管壁爬行時,取出上支架本體,在養蟲盒底部放置下支架本體,在下支架本體的半透明聚碳酸酯硬管內分別放入新鮮茭白,并蓋好下支架本體的支架盤底部的密封蓋,去掉上支架本體的每個密封蓋,并將上支架本體架于下支架本體,使下支架本體內的鮮茭白頂部接觸到上支架本體底部的管底網篩孔,利于幼蟲自然轉移;
3)蓋上飼養蟲盒蓋,用一層黑布蒙住盒蓋,同時利用黑布遮住養蟲盒上部1/2區域;在下光源及新鮮茭白氣味的誘導下,幼蟲取食盡上層聚碳酸酯硬管中的茭白后自然轉移到下層新鮮茭白上取食,次日或隔日,將上層幾乎不含幼蟲的食料殘渣取出丟棄即可,完成食料更換過程。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提高二化螟幼蟲存活率的食料更換方法,其特征在于二化螟幼蟲飼養條件為:室內以空調控制溫度為28±1℃,光周期為16:8 h,相對濕度85-9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8748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