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爐瓦斯泥回轉窯焙燒前的處理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70703.0 | 申請日: | 2019-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200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丁寶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泰龍鋅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3/04 | 分類號: | C21B3/04;C22B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廣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濤 |
| 地址: | 2382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爐 瓦斯 回轉 焙燒 處理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爐瓦斯泥回轉窯焙燒前的處理工藝,處理工藝如下:1)將高爐瓦斯泥烘干后輸送至預處理槽中,在擠壓作用下對瓦斯泥進行微波輻射處理,然后進行滲氧處理;2)使用氟化氫銨和草酸混合液對高爐瓦斯泥進行回流處理,然后將制得的石灰乳濁液加入到回流液中,保溫處理后進行靜置過濾,將濾液和回流渣混合后蒸去水分,得到尾礦;3)將氧化鐵基活性鈣鈦礦研磨后加入到尾礦中,即可獲得處理過的高爐瓦斯泥。該處理工藝在提高瓦斯泥中加熱炭燃燒效率的同時,去除了瓦斯泥中含有的組分硅,從而減少焙燒中對碳的消耗浪費,使得瓦斯泥中的炭在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時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從而實現能耗的降低以及金屬氧化物的充分還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冶煉資源再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爐瓦斯泥回轉窯焙燒前的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瓦斯泥是由高爐煉鐵過程中產生的微細爐塵經集塵、水洗等過程匯集形成的,含鐵和含碳量各約占1/4-1/3的一種煉鐵尾料,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鐵和碳,是一種很好的煉鐵原料,如能再回首利用,則可以節約部分煤炭資源和鐵礦資源,同時能夠大量減少瓦斯泥運輸、堆存、處理等費用,以及避免棄置瓦斯泥而造成的嚴重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具有深遠的經濟和環保意義。
通常情況下,鋼鐵企業將收集的瓦斯泥作為燒結原料,在企業內部循環使用,但是由于瓦斯泥中含有鋅、鉛、鉀、鈉等元素,形成的燒結礦在高爐內使用會造成高爐鋅、鉛、鉀、鈉的循環富集,使高爐爐墻結瘤,影響高爐的順利生產,而且瓦斯泥中鋅含量較大,對高爐生產影響最大,并且目前的鋅市場價格高,有效地回收處理瓦斯泥中鋅的作用意義重大。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加炭造球還原法,即在瓦斯泥中加入一定量的煤干和/或焦煤,形成高熱值混合料,再通過造球機將瓦斯泥煤干和/或焦煤混合物壓制成小球,經烘干后送入回轉窯中將瓦斯泥中大量的氧化鋅還原清除。這種處理方法存在以下問題:1)處理后的爐渣中的殘碳、殘鋅含量較高,造成炭資源的浪費和生產成本的增加;2)對瓦斯泥中氧化鋅的處理不徹底,作為原料加入高爐后,仍然會對煉鐵設備和煉鐵生產造成較大危害;3)還原前還要對瓦斯泥煤干和/或焦炭混合物進行造球和干燥處理,生產成本高;4)向瓦斯泥中加入的煤干和/或焦煤的雜質含量較高,容易造成回轉窯的結圈現象,延長了生產窯期,進一步的增加了生產成本。中國專利CN2015105916146公開了從高爐瓦斯泥中提取鋅的方法,通過將高爐瓦斯泥經烘干、篩分等簡單預處理后直接送入豎爐中,利用自身固定的碳發生自還原反應,充分滿足還原瓦斯泥中鋅所需要的還原炭和加熱炭的數量,從而減少可工序,降低了成本。但是,該專利中通過簡單的篩分并采用豎爐的處理方式,通過增大瓦斯泥與空氣接觸面積的方式提高了熱效率,但是效果并不顯著,依然不能很好的解決能耗高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高爐瓦斯泥回轉窯焙燒前的處理工藝,通過對高爐瓦斯泥進行一系列的工藝處理,在促進瓦斯泥中炭充分燃燒的同時降低了炭的著火溫度,從而實現能耗的降低以及金屬氧化物的充分還原。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高爐瓦斯泥回轉窯焙燒前的處理工藝,具體處理工藝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泰龍鋅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徽泰龍鋅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707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