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行人二次過街設置條件判別與配時優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68977.6 | 申請日: | 2019-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079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段宇洲;潘龍江;許士鑫;婁二龍;張華;陳琦;劉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G08G1/07 |
| 代理公司: | 鄭州大通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張立強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行人 二次 設置 條件 判別 優化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行人二次過街設置條件判別與配時優化方法。該判別方法包括:判斷交叉口是否滿足行人二次過街設施的傳統設置條件,根據判斷結果確定傳統設置條件的權重;比較行人飽和度與預設飽和度閾值的大小,根據比較結果確定行人飽和度的權重;比較交通構成中弱勢群體比例與預設比例閾值的大小,根據比較結果確定弱勢群體比例的權重;根據傳統設置條件的權重、行人飽和度的權重和弱勢群體比例的權重計算行人二次過街總設置條件系數,根據總設置條件系數確定是否需要在交叉口處設置行人二次過街設施。本發明為二次過街的設置提供一種更廣泛的判別條件,并為二次過街的信號控制提供相應的配時方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通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行人二次過街設置條件判別與配時優化方法。
背景技術
行人交通系統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信號交叉口存在的道路物理條件與信號配置不協調、行人過街綠燈時間較短以及交通規劃設計對行人考慮較少等不利因素,給行人過街帶來了諸多不便,行人闖紅燈現象頻發,“人車混行”較為普遍,從而更易引發交通事故。在傳統的一次過街模式下,行人很難在一個有效綠燈時間內通過交叉口。二次過街模式可通過安全島為行人提供一個安全的等待區域,讓行人在兩個有效綠燈時間內通過交叉口,這一過街模式能減少人車沖突,增加行人過街綠燈時間,進而使交叉口的通行更安全高效。
國內外針對二次過街的設置條件與形式和配時優化進行了相關研究。趙新等(“行人二次過街設置方法研究與實施檢討[J].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2014,12(4):66-71.”)從道路時空資源角度定量分析二次過街的適用范圍,提出二次過街設施的設計方法;中國專利CN103321114A公開一種交叉口“鉛筆頭”式駐足區二次過街設施設計方法,修正行人過街最短綠燈時間。
目前國內外對行人二次過街的研究主要是從設置條件、成效及信號控制等層面進行分析,在二次過街的設置條件方面主要考慮路面寬度、車道數等固定道路條件,在設置條件判別與配時參數確定時較少考慮交叉口的實際交通狀況,尤其是行人交通因素,且配時較多采用固定形式。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在設置條件判別與配時參數確定時均較少考慮行人交通因素,且配時較多采用固定形式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行人二次過街設置條件判別與配時優化方法,將具有動態性的行人交通構成與行人飽和度作為二次過街設置條件及信號配時的考慮因素,為二次過街的設置提供一種更廣泛的判別條件,并為二次過街的信號控制提供相應的配時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行人二次過街設置條件判別方法,該方法包括:
步驟1:判斷交叉口是否滿足行人二次過街設施的傳統設置條件,根據判斷結果確定傳統設置條件的權重;
步驟2:比較行人飽和度與預設飽和度閾值的大小,根據比較結果確定行人飽和度的權重;
步驟3:比較交通構成中弱勢群體比例與預設比例閾值的大小,根據比較結果確定弱勢群體比例的權重;
步驟4:根據所述傳統設置條件的權重、行人飽和度的權重和弱勢群體比例的權重計算行人二次過街總設置條件系數,根據所述總設置條件系數確定是否需要在交叉口處設置行人二次過街設施。
進一步地,在步驟1中,根據判斷結果確定傳統設置條件的權重具體為:
其中,α為傳統設置條件的權重。
進一步地,在步驟2中,根據比較結果確定行人飽和度的權重具體為:
其中,a和b為預設飽和度閾值,xp為行人飽和度,β為行人飽和度的權重。
進一步地,在步驟3中,根據比較結果確定弱勢群體比例的權重具體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工業大學,未經河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6897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