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低摩擦道路中的車輛控制系統(tǒng)及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11060308.4 | 申請日: | 2019-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72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存河;金楠勛;孫世勛;趙瑞衍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凱菲克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W30/18 | 分類號: | B60W30/18;B60L1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小龍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摩擦 道路 中的 車輛 控制系統(tǒng) 方法 | ||
本發(fā)明涉及低摩擦道路中的車輛控制系統(tǒng)以及方法,本發(fā)明作為一實施例提供低摩擦道路中的車輛控制系統(tǒng),在車輛的低摩擦道路行駛時用于防止反復變速的車輛控制系統(tǒng),包括:傳感器部,感應車輛的發(fā)動機速度、發(fā)動機的油溫、加速踏板的位置、車輛的橫向加速度、方向盤的旋轉角度或者低摩擦道路行駛模式的開關是否接通/斷開;以及控制部,從所述傳感器部接收傳感器數據,基于所述傳感器數據,確認車輛是否滿足用于執(zhí)行反復變速防止控制的進入條件,在確認到車輛滿足所述進入條件的狀態(tài)下發(fā)生降檔時,控制變速以及發(fā)動機扭矩,防止車輛的反復變速,從而能夠防止在車輛的低摩擦道路行駛時有可能發(fā)生的意外的反復變速的發(fā)生。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在低摩擦道路中的車輛控制系統(tǒng)及方法,更加具體地,車輛在低摩擦道路行駛時,執(zhí)行變速控制以及發(fā)動機扭矩控制,從而可以防止由于車輪打滑和車輪鎖定的出現,導致與駕駛員的意圖無關地發(fā)生的反復的變速的車輛控制系統(tǒng)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如雪地或沙地以及泥濘路等低摩擦道路上駕駛車輛時,存在車輛在行駛中滑行而帶來重大事故的可能性,所以為了確保駕駛員的安全,大部分的自動變速器車輛中設置有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電子穩(wěn)定程序)。
ESP是統(tǒng)一控制ABS(anti-lock Brake System:制動防抱死系統(tǒng))和TCS(TractionControl System:牽引力控制系統(tǒng))、防止車輛以行駛方向為基準向左側或者右側滑動而確保車輛的駕駛穩(wěn)定性的手段,尤其是,ESP分析方向盤(Steering wheel)的狀態(tài),對比駕駛員握住的方向和車輛的實際前進方向,當對比結果駕駛員想要去的方向和車輛的實際前進方向不一致時,通過調節(jié)車輛的前進方向的方式可以防止車輛的滑動。
尤其是,上述ESP持續(xù)檢查駕駛員的方向盤操作,感應駕駛員的危險與否,在感應到危險時,降低發(fā)動機扭矩,使得自動變速器變速,校正車輛的行駛狀態(tài),在車輛在低摩擦道路上行駛中的情況下,有時發(fā)生如上所述的ESP的發(fā)動機扭矩、變速控制導致的與駕駛員意愿無關的反復的變速,從而存在變速器有可能受損的副作用。
更加具體地,在車輛的低摩擦道路行駛中發(fā)生車輪打滑,則通過ESP的工作,發(fā)生車輪鎖定現象,由此車輛的速度急劇下降,實現變速器的降檔。
如上所述實現降檔后,如果解除ESP工作,則車輛的速度再次上升,實現向上變速,向上變速后再次發(fā)生車輛的車輪打滑時,通過ESP工作,實現降檔,因此在車輛在低摩擦道路上行駛的情況下只能是反復意外的變速,這樣的意外的反復變速有可能引發(fā)變速器的過熱、變速沖擊以及變速箱離合器燒傷(燒損),存在有可能變?yōu)檐囕v故障的原因的問題。
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現有的公開的多個車輛控制系統(tǒng)中仍然沒有找到在低摩擦道路行駛時可以防止意外的反復變速的合適的方案,無法防止變速器受損,目前需要能夠防止在車輛的低摩擦道路行駛時發(fā)生的反復變速的新的車輛控制系統(tǒng)。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0001)日本公開專利公報(JP 2005-076846)“自動變速器的變速控制裝置以及自動變速器的變速控制方法”。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提供車輛控制系統(tǒng)以及方法,控制變速器以禁止變速檔變更,控制發(fā)動機以限制發(fā)動機扭矩,可以防止車輛在低摩擦道路行駛時發(fā)生的與駕駛員意愿無關的反復變速,由此解決如上所述的問題。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不限定于上述的問題,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下面的說明可以明確理解未提及的其它的問題。
解決技術問題的手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凱菲克株式會社,未經現代凱菲克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6030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