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智能合約的混合風控經濟模型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57342.6 | 申請日: | 2019-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271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振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40/02 | 分類號: | G06Q40/02;G06Q40/04 |
| 代理公司: | 鄭州歐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郭遼原 |
| 地址: | 110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智能 合約 混合 經濟 模型 | ||
本發明涉及金融貸款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基于智能合約的混合風控經濟模型,包括金融銀行、借款方、智能合約、聯合資金和擔保聯盟,所述金融銀行受理借款方貸款需求,進行初次風控,并判斷風險是否需要共同承擔,所述金融銀行和擔保聯盟雙方簽訂智能合約,且金融銀行和擔保聯盟共同出資組成聯合資金,所述聯合資金用于向借款方放款,所述擔保聯盟由若干個擔保節點組成。本發明通過把用戶和銀行作為風險和利益共同體,共同承擔借款人的風險,而且每個用戶和借款人的了解程度是不一樣的,可根據選擇承擔對應的風險和投入并獲取對應的收益,降低銀行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銀行可以根據借款的風險不同來設置擔保聯盟投入的占比,趨利避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融貸款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基于智能合約的混合風控經濟模型。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改革和居民消費需求的提高,銀行貸款的產生和發展較好的滿足了社會各階層居民日益增長的消費信貸需求,又有力地支持了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同時也促進和帶動了銀行業自身業務的發展。
然而,當下,銀行對小微和個人貸款,風控主要是基于借款方本身的資產和數據分析建模,數據來源渠道較少,而且數據也并不能表現貸款人的真實狀態,導致目前貸款違約率還處于較高水平,不利于銀行資金健康地回流。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基于智能合約的混合風控經濟模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智能合約的混合風控經濟模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智能合約的混合風控經濟模型,包括金融銀行、借款方、智能合約、聯合資金和擔保聯盟,所述金融銀行受理借款方貸款需求,進行初次風控,并判斷風險是否需要共同承擔,且金融銀行負責編寫智能合約,所述金融銀行和擔保聯盟雙方簽訂智能合約,且金融銀行和擔保聯盟共同出資組成聯合資金,所述聯合資金用于向借款方放款,所述擔保聯盟由若干個擔保節點組成,所述擔保節點包括個人節點和企業節點,每一個所述借款方對應一個擔保聯盟,任何企業或個人均可作為擔保節點自由加入到擔保聯盟中,所述擔保節點可根據擔保聯盟的擔保規則量力選擇擔保額和風險額。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擔保節點個數大于100,且擔保總額不低于50w人民幣不高于100w人民幣。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金融銀行與擔保聯盟根據資金貸出比即為利益分成比,且金融銀行扣除一定比例的管理費后,根據金融銀行與擔保聯盟的投入額進行正相關收益分成,所述擔保節點在擔保聯盟的收益也與擔保節點投入的金額成正相關,在盈利狀態下,銀行可以設置是否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智能合約內包括有觸發條件,且觸發條件的內容由金融銀行設計,滿足觸發條件后自動組成擔保聯盟,從而使得擔保聯盟沒有組織者,完全自治,滿足一定的條件(用戶量或投入資金量)即成立,并不再接受新的擔保節點參與。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智能合約用于定義金融銀行與擔保聯盟之間的風險與收益情況,且金融銀行設置透明上鏈的擔保聯盟的擔保規則。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金融銀行設置擔保聯盟規則前,需進行投入產出比的經濟模型設計,從而減少更少的風險。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經濟模型的計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振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遼寧振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5734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