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葉輪水輪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36721.7 | 申請日: | 2019-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786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孝義;于曉峰;薛康;劉聰;張玉華;邱支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3B3/14 | 分類號: | F03B3/14;F03B3/12;F03B3/00;F03B11/06;F03B15/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問律師事務所 34134 | 代理人: | 杜袁成 |
| 地址: | 243002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葉輪 水輪機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雙葉輪水輪機,屬于流體機械技術領域。該水輪機包括框架、上橫板、主傳動機構、上對流臂、上軸承座、輸出軸、第一葉輪機構、第二葉輪機構、下橫板、下對流臂以及下軸承座;第一葉輪機構和第二葉輪機構安裝在上、下橫板之間,兩葉輪在流體作用下可各自繞轉軸旋轉,但旋轉方向相反,通過主傳動機構將兩葉輪轉軸的反向轉矩同向輸出到輸出軸;上、下對流臂分別與上、下橫板固連,通過上、下軸承座將葉輪及主傳動機構安裝在框架上,以實現水輪機的偏航。本發明所提供的雙葉輪水輪機有機融合了葉片的升阻特性,具有自啟性能優、轉化效率高、布放靈活、環境友好、選址要求低和應用范圍廣等優點,本發明可應用于大多數海域和內陸河流,在水資源開發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流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葉輪水輪機。
背景技術:
水資源作為一種儲量豐富、能流密度大和可預測性強的綠色可再生能源,其開發利用一直備受關注。目前水資源的開發主要面向兩個方面,一是內陸河流、湖泊攔水筑壩,提高水頭,通過水輪機將水的位能轉化為機械能,再進一步轉化成可利用的電能。但工程量大、成本高、對環境破壞性較大。二是海洋能源的綜合開發利用,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溫差能和鹽度差能等,其中潮汐能和海流能以水輪機作為主要開發裝備,發展迅速。但目前用于潮流能發電的水輪機仍存在一些技術難題,如啟動流速一般超過0.7m/s,額定功率流速一般超過2m/s,多放置在潮流能資源豐富區的海峽、水道、灣口等區域,局限性較大,不適合向潮流流速較低的普通海域推廣,無法大限度的開發潮流能資源,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水輪機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雙葉輪水輪機。該雙葉輪水輪機具有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易維護、流速適應范圍廣和運行可靠效率高的特點。
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雙葉輪水輪機包括框架1、對流機構2、主傳動機構3、第一葉輪機構4及第二葉輪機構5;所述框架1包括上橫梁1.1、下橫梁1.2和立柱1.3,所述上橫梁1.1上設有上軸承座2.1的安裝孔及輸出軸2.2的伸出孔,所述下橫梁1.2上設有下軸承座2.7的安裝孔,所述上橫梁1.1及所述下橫梁1.2水平放置,所述立柱1.3豎直放置。
所述對流機構2包括所述上軸承座2.1、所述下軸承座2.7、所述輸出軸2.2、上對流臂2.3、下對流臂2.6、上橫板2.4及下橫板2.5,所述上軸承座2.1與所述上橫梁1.1緊密接觸并固定連接,所述輸出軸2.2安裝在所述上軸承座2.1中,輸出軸2.2與上軸承座2.1通過輸出軸2.2的軸肩進行軸向定位;所述上對流臂2.3水平放置并位于所述上軸承座2.1的下方,所述上對流臂2.3的一端與所述輸出軸2.2通過軸承連接,所述上對流臂2.3的另一端與水平放置的所述上橫板2.4垂直并固連,所述上對流臂2.3位于所述上橫板2.4的上方;所述下橫板2.5與所述上橫板2.4平行,所述下橫板2.5位于所述上橫板2.4的正下方;所述下對流臂2.6位于所述下橫板2.5的下方,所述下對流臂2.6的一端與所述下橫板2.5垂直并固連,所述下對流臂2.6的另一端伸出一短軸,所述短軸安裝在所述下軸承座2.7中;所述下軸承座2.7與所述下橫梁1.2緊密接觸并固連,所述下軸承座2.7和所述上軸承座2.1的軸線均與所述輸出軸2.2的軸線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工業大學,未經安徽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3672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火花點火發動機的火花塞電極磨損率確定
- 下一篇:一種水力壓縮空氣儲能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