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兩段加氫裂化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30767.8 | 申請日: | 2019-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250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1 |
| 發明(設計)人: | 杜艷澤;柳偉;秦波;高杭;張曉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65/10 | 分類號: | C10G65/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氫裂化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兩段加氫裂化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原料油進入加氫處理反應區;(2)步驟(1)經加氫處理反應區后的物料進入第一加氫裂化反應區;(3)第一加氫裂化反應區流出物料經分離后得到石腦油產品、航煤產品、柴油和未轉化油,所述柴油和未轉化油進入第二加氫裂化反應區;(4)第二加氫裂化反應區的流出物料經分離后得到石腦油產品、航煤產品、柴油和未轉化油,所述柴油及未轉化油進入第二加氫裂化反應區繼續進行反應。所述工藝能夠最大量生產航煤,減少因過度裂化反應產生石腦油及氣體產品生成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兩段加氫裂化工藝,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最大量生產航煤產品的兩段加氫裂化工藝。
背景技術
航煤產品是加氫裂化工藝重要產品之一,加氫裂化生產的航煤組分質量好,是煉廠航煤調和池重要組分。目前,加氫裂化過程生產航煤使用的催化劑主要采用浸漬法制備,即,首先,先將制備催化劑所需的分子篩、氧化鋁等載體材料混合、成型制備催化劑載體,然后,再浸漬活性金屬組分。該法制備的催化劑內外裂化和加氫活性匹配均勻,對于航煤生產過程催化劑表面裂化產生的航煤組分進入催化劑內部進一步裂化會導致航煤收率下降。
中國發明專利CN106520196A公開了一種加氫裂化生產航煤的方法,首先,將原料依次通過精制和裂化反應器,然后裂化生成油分餾出石腦油、航煤、柴油餾分和尾油餾分產品,隨后,將航煤餾分進一步分離出輕質、中質、重質航煤,將部分中質航煤循環回精制反應器后,剩余中質航煤、輕質航煤和重質航煤調和出廠。該方法可實現中等壓力等級下生產航煤產品的目的,但是,由于生產航煤過度裂化,造成輕組分收率偏高,航煤選擇性較差。
中國發明專利CN 108003927A公開了一種加氫裂化生產航煤的工藝方法,原料油首先經過加氫精制和裂化反應器反應,然后,進入分餾塔分離出石腦油、航煤、柴油和尾油,柴油和部分尾油循環回裂化反應器繼續反應,該工藝可以生產優質航煤產品,但是,航煤選擇性較差。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兩段加氫裂化工藝,所述工藝能夠最大量生產航煤,減少因過度裂化反應產生石腦油及氣體產品生成量。
一種兩段加氫裂化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 原料油進入加氫處理反應區;
(2) 步驟(1)經加氫處理反應區后的物料進入第一加氫裂化反應區;
(3) 第一加氫裂化反應區流出物料經分離后得到石腦油產品、航煤產品、柴油和未轉化油,所述柴油和未轉化油進入第二加氫裂化反應區;
(4)第二加氫裂化反應區的流出物料經分離后得到石腦油產品、航煤產品、柴油和未轉化油,所述柴油及未轉化油進入第二加氫裂化反應區繼續進行反應。
上述工藝中,所述原料包括柴油、蠟油中的一種或幾種,優選蠟油,所述蠟油的性質如下:密度0.88~0.95g/cm3、餾程350~570℃、硫含量0.1wt%~3wt%、氮含量300ppm~2500ppm。
上述工藝中,所述加氫處理反應區的工藝條件如下:反應壓力10.0~20.0Mpa;體積空速0.5~2.0h-1;反應溫度350℃~420℃;氫油體積比500~2000。
上述工藝中,所述加氫處理反應區采用的催化劑的性質如下:MoO3 含量20wt%~24wt%、NiO含量3wt%~6wt%、孔容0.35~0.50ml/g、比表面積180~300m2/g,Na2O含量小于0.1wt%。
上述工藝中,所述第一加氫裂化反應區的工藝條件如下:反應壓力10.0~20.0Mpa;體積空速05~2.0h-1;反應溫度350℃~420℃;氫油體積比500~20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3076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