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效改善肥胖代餐固體飲料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14337.7 | 申請日: | 2019-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03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羅寧;陳志波;余虎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萬康保健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2/39 | 分類號: | A23L2/39;A23L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445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北太路16***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效 改善 肥胖 固體 飲料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有效改善肥胖代餐固體飲料制備方法,其配方包括:圓苞車前子殼粉或槲寄生粉、水果粉、葡萄糖、食用明膠或食品增稠劑、纖維素、抗性糊精、廣東蟲草子實體和甜菊苷;通過以下步驟制得:將葡萄糖、食用明膠或食品增稠劑在低壓低溫下加入少量的水溶解;已經充分混合的混合物中加入圓苞車前子殼粉或槲寄生粉、水果粉和廣東蟲草子實體,充分攪拌后冷卻粉碎;粉碎物放進負壓烘干機中烘干,烘干時必須要快速攪動;粉碎物與纖維素和抗性糊精充分攪拌,最后得到成品包裝。本發明提供的有效改善肥胖代餐固體飲料制備方法設計科學合理,具有以下優點:低能量、長時間具有飽腹感、消化脂肪和排去體內毒素,值得推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低能量、長時間具有飽腹感、消化脂肪和排去體內毒素的有效改善肥胖代餐固體飲料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肥胖已成為世界范圍內導致人類死亡的第五大因素,至少280萬的成年人由于肥胖相關疾病死亡。據統計,44%的糖尿病,23%的缺血性心臟病,以及7%~41%的特定癌癥是由肥胖引起的。兒童期肥胖會使成年期肥胖、早逝和殘疾出現的概率更大。同時肥胖者還會經歷呼吸困難、骨折風險升高、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征兆、胰島素抵抗、II型糖尿病、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及退行性疾病,如癡呆、呼吸道疾病、多種癌癥、心理影響。
肥胖是脂肪組織體積異常擴展的病理狀態,包括肥胖可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兩大類。單純性肥胖是指并非由于其他疾病或醫療的原因,僅僅是由于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而引起的肥胖。繼發性肥胖,是指由于其他健康問題所導致的肥胖,也就是說繼發性肥胖是有因可查的肥胖。繼發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僅為1%。
目前可以用于減肥的幾種方法為通過運動,促進脂肪的消耗;借助脂肪燃燒因子促進脂肪燃燒;食物抑制等。長期節食也會導致胃腸功能的紊亂,對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運動減肥,一方面難于堅持,另一方面沒有正確指導的運動往往會對身體某些關節部位等造成傷害;而藥物減肥,目前市場上的藥物良莠不齊,更有甚者添 加瀉藥等成分,副作用大,費用高,一旦停止用藥則容易反彈,且無法起到代餐效果。
所以目前急需一款,能過保持正常飲食營養,又能夠長時間具有飽腹感,又能消耗脂肪的食品尤為重要,而且還要適宜普通肥胖消費者的飲食喜好的代餐食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能量、長時間具有飽腹感、消化脂肪和排去體內毒素的有效改善肥胖代餐固體飲料制備方法。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有效改善肥胖代餐固體飲料制備方法,其配方為:圓苞車前子殼粉或槲寄生粉、水果粉、葡萄糖、食用明膠或食品增稠劑、纖維素、抗性糊精、廣東蟲草子實體和甜菊苷;
通過以下步驟制得:
1)將葡萄糖、食用明膠或食品增稠劑在低壓低溫下加入少量的水溶解;
2)在步驟1)已經充分混合的葡萄糖、食用明膠或食品增稠劑的混合物中加入圓苞車前子殼粉或槲寄生粉、水果粉和廣東蟲草子實體,充分攪拌后冷卻粉碎;
3)把步驟2)中粉碎物放進負壓烘干機中烘干,烘干時必須要快速攪動;
4)把步驟3)中得到的粉碎物與纖維素和抗性糊精充分攪拌,最后得到成品包裝。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1)在陶瓷容器中進行,且條件為充保護氣進行。
進一步地,所述充保護氣方法為先通保護氣排去陶瓷容器中空氣,再負壓加溫溶解;所述保護氣為氮氣、二氧化碳中的一種。充進保護氣能夠使粉料在加工時不被氧化,喪失其營養成分。
進一步地,所述有效改善肥胖代餐固體飲料的配方的組分按重量百分比為:圓苞車前子殼粉或槲寄生粉15-30%、水果粉15-25%、葡萄糖15-22%、食用明膠或食品增稠劑5-10%、纖維素15-22%、抗性糊精5-8%、廣東蟲草子實體1.5-1.75%和甜菊苷0.25-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萬康保健品有限公司,未經廣州萬康保健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1433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