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清除海洋漂浮垃圾的無人艇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995700.1 | 申請日: | 2019-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167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1 |
| 發明(設計)人: | 崔小飛;闞春榮;謝月強;邱來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州市柯普尼通訊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35/32 | 分類號: | B63B35/32;E02B15/10;E02B15/0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國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林遠銀 |
| 地址: | 225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清除 海洋 漂浮 垃圾 無人 | ||
一種用于清除海洋漂浮垃圾的無人艇,包括主艇、子艇、圍污柵、垃圾收集裝置和圍污柵釋放裝置;所述圍污柵一端卷繞于圍污柵釋放裝置上,另一端與子艇尾部連接;所述垃圾收集裝置為滾筒;滾筒外壁上設有若干組沿滾筒軸線方向、梳子狀排列的收集排叉,每組收集排叉包含若干根輻條,每根輻條遠離滾筒一側有偏向滾筒旋轉反向的彎折;所述主艇兩側設有用于容納滾筒的凹陷部,凹陷部上端設有斜向上伸出的收集板,收集板端部加工有寬度與輻條相適應的切縫,滾筒旋轉時,輻條恰好能從切縫處通過;本發明的子艇可采用微型遙控水面航行器,吃水淺,可輕易到達主艇不能到達的淺灘處,加上主艇的拖拽輔助,對子艇的動力要求較低,可大大延長子艇的續航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船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清除海洋漂浮垃圾的無人艇。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成熟,一次性塑料制品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是,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其中,海洋白色污染已經成為全人類所面臨的棘手問題,不僅海洋生物吞食塑料會導致死亡,塑料制品長期在水中還會分解成塑料微粒,眾所周知,隨著研究的深入,塑料微粒對人們健康影響也正在受到人類前所未有的關切,因此,海岸線較長的國家都會對海洋污染進行不同程度的治理。
海洋污染治理中,水面漂浮物的治理尤為重要,水面漂浮物多產生于近海,且易于在淺灘處存留富集,淺灘處由于水深不夠,一般的船只難以到達,而人工在岸邊清理工作量大,效率低,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申請號為CN201821116559.0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水面垃圾清理機,通過兩推進機器人帶動圍欄裝置以收集水面漂浮物,可適用于狹窄水域喝不同深淺的水域,但是,由于不能及時回收水面漂浮物,遇到漂浮物較多、阻力較大的情況時,推進機器人的運動會較為吃力,因此,只能應用于水面漂浮物較少的小面積水域。
申請號為CN201810869540.1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可分離船體式多功能除污船,存在同樣的問題,由于不能及時回收水面漂浮物,遇到漂浮物較多、阻力較大的情況時,船體的推進會較為困難,且該發明難以試音較淺水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大面積水域、可清除近海淺灘漂浮垃圾的無人艇。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承載量大,效率高,能及時回收垃圾的無人艇。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清除海洋漂浮垃圾的無人艇,包括:主艇、子艇、圍污柵、垃圾收集裝置和圍污柵釋放裝置;
所述子艇、圍污柵、垃圾收集裝置和圍污柵釋放裝置各有兩個,兩子艇分別設于主艇頭部兩側,兩垃圾收集裝置分別設于主艇中部兩側,兩圍污柵釋放裝置分別設于主艇尾部兩側;所述圍污柵一端卷繞于圍污柵釋放裝置上,另一端與子艇尾部連接;
所述垃圾收集裝置為一滾筒,兩滾筒相向旋轉;滾筒外壁上設有若干組沿滾筒軸線方向、梳子狀排列的收集排叉,每組收集排叉包含若干根輻條,每根輻條遠離滾筒一側有偏向滾筒旋轉反向的彎折;
所述主艇兩側設有用于容納滾筒的凹陷部,凹陷部上端設有斜向上伸出的收集板,收集板端部加工有寬度與輻條相適應的切縫,滾筒旋轉時,輻條恰好能從切縫處通過。
優選的是,通過主艇主動偵查或遠程控制,發現垃圾后,釋放子艇,同時釋放裝置釋放圍污柵,主艇和子艇帶動圍污柵向前運動,推動漂浮垃圾運動并聚集,圍污柵所攔截的垃圾較多時,子艇游向主艇并回歸主艇頭部,此時垃圾處于圍污柵和主艇所在的閉環內,裝置釋放啟動開始回收圍污柵,閉環面積逐漸縮小,垃圾逐漸向主艇靠攏,此時滾筒啟動旋轉,卷起垃圾,輻條經過切縫后,垃圾被留在收集板上并向下滑動落入主艇的船艙內。
優選的是,所述滾筒的轉速與收集排叉的數量相匹配,以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垃圾滑入船艙內,防止滯留在收集板上的垃圾影響收集排叉的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州市柯普尼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泰州市柯普尼通訊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957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