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及其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988897.6 | 申請日: | 2019-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851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0 |
| 發明(設計)人: | 周小萍;黃潔瑕;王明巧;肖海文;雷春華;林文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同德藥業有限公司;湛江市明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9/72 | 分類號: | A61K9/72;A61K9/12;A61K31/137;A61K47/06;A61P11/00;A61P11/06 |
| 代理公司: | 11470 北京精金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先榮 |
| 地址: | 524018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硫酸沙丁胺醇 制備工藝 呼吸系統疾病用藥 油酸 沉降體積比 吸入氣霧劑 臨床用藥 溶解混合 四氟乙烷 微細粒子 無水乙醇 藥物療效 用藥選擇 遞送 均一性 配制罐 氣霧劑 順應性 灌裝 均質 保證 | ||
本發明提供了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及其制備工藝,屬于呼吸系統疾病用藥領域,所述氣霧劑包括如下重量含量的成分:0.1~0.3%的硫酸沙丁胺醇、85~95%四氟乙烷、0.01~0.03%油酸,余量為無水乙醇。所述制備工藝包括步驟一:配料前準備;步驟二:溶解混合、均質;和步驟三:配制罐攪拌;步驟四:灌裝。可提高藥物沉降體積比,提高每瓶總撳次、遞送劑量均一性、微細粒子劑量,保證藥物療效,滿足臨床患者的用藥需要,改善臨床用藥順應性,增加臨床的用藥選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呼吸系統疾病用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哮喘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于呼吸道中的慢性炎癥導致氣流阻塞,進而出現胸悶、氣短和咳嗽等癥狀。雖然國內外專家對哮喘的發病機制及治療方案進行研究探討,但是目前哮喘仍是一種只能部分控制但是不能完全根治的疾病,藥物控制支氣管哮喘仍是首要方案。使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需要氣霧吸入器,長期使用亦可引起口腔念珠菌病和發音困難,或引發骨質疏松。β2-受體激動劑的作用機制是通過與呼吸道的β2-受體結合[12],激活腺昔酸環化酶,增加細胞內的3’,5’-環化一磷酸含量,減少游離鈣離子,松弛支氣管平滑肌,而發揮平喘、緩解哮喘癥狀的作用。β2-受體激動劑給藥途徑有口服、吸入和靜脈滴注3種,最常用的是吸入給藥。吸入型β2-受體激動劑依據起效時間和作用時間的不同分為3類:第1類稱作短效β2-受體激動劑(SABA)屬于緩解類藥物,在哮喘急性發作時,一般是首選藥物;第2和3類稱作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歸于控制類藥物。
吸入給藥是急性哮喘發作時,β2受體激動劑首選的給藥途徑,這是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這種給藥方式不僅見效迅速而且相對于靜脈給藥有顯著降低的毒副作用,靜脈給藥無疑是見效最快的治療途徑,但是同時也必須考慮到該治療途徑的副作用,硫酸沙丁胺醇是人工合成的腎上腺素β2受體興奮藥之一,屬于水楊醇類化合物。該化合物首先由英國Allen&Hanburys公司于1969年研究開發并以Ventolin商品名在德、法兩國上市,硫酸沙丁胺醇以其良好的藥效,成為治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首選藥物。
目前國內外市場上銷售的沙丁胺醇種類多樣,有片劑、膠囊、氣霧劑、霧化吸入溶液、靜脈注射液等劑型,分別通過口服、吸入、靜脈注射等途徑發揮藥效。沙丁胺由于使用歷史悠久,臨床安全性、療效以及各種藥代動力學參數都明確而且可控,至今在國內市場上仍然占有主導地位。而在國外,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practice(小兒急救醫療實踐)則指出現有的臨床數據有力的支持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和全身用激素作為治療哮喘一線藥物的可靠性,并在哮喘治療中推薦吸入用沙丁胺醇作為一線療法。因此沙丁胺醇在國內外市場上仍然具有可觀的前景。
吸入給藥制劑能更有效地防止氣道病理性損害,同時這種給藥方式使藥物作用在維持時間方面優于靜脈注射給藥,在起效時間方面又優于口服給藥。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因為它攜帶方便,起效快,成為控制哮喘(喘息)急性發作的常用藥。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中的硫酸沙丁胺醇多是以非氣霧劑的形式存在,在藥效發揮上存在很大局限性。且少數氣霧劑形式的藥物存在遞送劑量均一性差、微細粒子劑量低,混懸效果差的問題,且容易出現分層、含量不均一、粒徑增大等問題,無法滿足臨床應用需要。
發明內容
綜上所述,為解決現有硫酸沙丁胺醇制劑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中硫酸沙丁胺醇通過特殊裝置制備成便于使用的吸入式氣霧劑,與傳統口服制劑比較,吸入氣霧劑起效快速,單次給藥劑量小,且生物利用度高,有效降低毒副作用的發生;將拋射劑替換成四氟乙烷,減少對臭氧層的破壞。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同德藥業有限公司;湛江市明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同德藥業有限公司;湛江市明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8889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