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石磯特色茶干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975657.2 | 申請日: | 2019-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068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興江;何瑩;吳學鳳;鄭志;張明珠;陳明鑫;穆冬冬;姜紹通;鮑哲;楊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C20/02 | 分類號: | A23C20/02 |
| 代理公司: | 32251 蘇州翔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華<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國 |
| 地址: | 230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石磯 超聲波輔助 高壓脈沖電場處理 原料預處理 對折 二次干燥 技術步驟 一次干燥 研磨 流動水 壓榨 點漿 鹵湯 鹵制 壓濾 煮漿 裝袋 定型 制備 殺菌 裂縫 浸泡 制作 | ||
一種采石磯特色茶干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技術步驟。(1)原料預處理;(2)超聲波輔助恒溫流動水浸泡;(3)研磨;(4)高壓脈沖電場處理;(5)壓濾;(6)煮漿與點漿;(7)定型與壓榨;(8)鹵湯制備;(9)一次干燥;(10)超聲波輔助鹵制;(11)二次干燥;(12)裝袋與殺菌。本發明制得得采石磯特色茶干產品,色澤醬紅、細嚼味長、回味持久、韌性強、對折不裂縫的特點,具有傳統采石磯茶干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采石磯特色茶干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茶干,古名“菽乳干”,因其近似茶色,又是名茶配食的佳品,故取名茶干。茶干選用優質黃豆、甘草等十幾種天然材料精制而成,具有色澤醬紅、細嚼味長、回味持久、有韌性、對折不斷等特色;茶干除含豐富的植物蛋白外,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十八種氨基酸,以及鈣、鎂、鉬、錳、硒、鍶、銅等十幾種微量元素。
采石磯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與南京燕子磯、岳陽城陵磯并稱“長江三大名磯”。采石磯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5公里處的長江南岸,南接著名米鄉蕪湖,北連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尋,突兀江流,歷史悠久,名勝眾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譽。
采石磯茶干,產于安徽省馬鞍山市采石磯及周邊地區,距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采石茶干以本地黃豆為主料,配以雞汁、八角、桂皮、甘草、茴香、桂花、白糖等佐料,將黃豆漿液過濾、壓緊、鹵制而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獨特風味。采石磯茶干色澤醬紅、細嚼味長、回味持久、韌性強、對折不裂縫,撕開有裂紋,富含植物蛋白和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和鈣、鎂、硒、鍶等微量元素。采石磯茶干色、香、味具佳、老少皆宜,是旅游、飲酒、喝茶的最佳食品。采石磯歷來是文人雅士和游客游覽憑吊之地,游客常年洛繹不絕,因此,采石磯茶干得到了很好的宣傳,成為了當地最有名的特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石磯特色茶干的制作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采石磯特色茶干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將黃豆放入一浸泡容器中,然后注入水,并使水淹沒黃豆;浸泡過程中,水以勻速流動,水溫18-20℃,水流量為每小時2.5-4.0倍黃豆質量;同時,浸泡容器的外側壁設有超聲波發生器,每間隔25-30min,啟動超聲波發生器處理一次,每次處理時間2.5-3.0min;超聲波輔助恒溫浸泡6-8h;
步驟2:將黃豆從浸泡容器中取出,瀝盡余水后投入研磨設備;并將純化水噴灑到進料的黃豆上,與黃豆一同進入研磨設備中,噴水量為浸泡后黃豆重量的8-9倍;將黃豆研磨至細度70-80目,得到粗豆漿;
步驟3:將粗豆漿放入高壓脈沖電場處理設備中,以電場強度17.5-20.0kV/cm、脈沖頻率1500 Hz、處理80-100μs;
步驟4:對步驟4得到的粗豆漿進行壓濾,得到濾液為生豆漿;
步驟5:將生豆漿加熱至沸騰并保溫5-8min;然后,降溫至85-88℃后添加石膏,攪拌均勻后靜置20-30min,形成豆腐腦;
步驟6:將消毒后的包布錯角鋪在塊形大小均一的方框內;將降溫至65-75℃的豆腐腦適當打碎后澆到方框內,攏好包布后移入壓榨機,壓至不再有液體排出,卸去壓力,拆去包布,得到豆干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工業大學,未經合肥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7565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