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納米磷化鎢/碳或氮化鎢/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943277.0 | 申請日: | 2019-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133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1 |
| 發明(設計)人: | 馮其;堯克光;鄒杰鑫;廖建華;李輝;王海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7/188 | 分類號: | B01J27/188;B01J27/24;B01J35/02;B01J35/08;B01J35/10;C25B1/04;C25B11/06;H01M4/88;H01M4/9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張楊梅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磷化 氮化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催化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納米磷化鎢/碳或氮化鎢/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鎢源、碳源溶于溶劑中,得到混合溶液;調節所述混合溶液的pH值為堿性;對所述混合溶液進行加熱蒸干,得到固體前驅體;在保護氣氛下對所述前驅體進行煅燒處理,得到固體粉末;在保護氣氛下采用磷化劑對所述固體粉末進行磷化處理,得到磷化鎢/碳復合材料;或者,在保護氣氛下采用氮化劑對所述固體粉末進行氮化處理,得到氮化鎢/碳復合材料。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生產過程安全可靠,工藝條件簡單易控、生產成本低,適于工業化大規模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催化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納米磷化鎢/碳或氮化鎢/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鉑等貴金屬由于具有催化效果,因此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有機合成、燃料電池、汽車以及電子工業等領域的催化過程中,但是,此類貴金屬一方面在地球上儲量極少,且在不斷減少,另一方面價格十分昂貴,應用成本高。正因為如此,人們一直在尋找可替代鉑等貴金屬催化劑的新型催化材料。
在眾多的新型催化材料中,磷化鎢(WP)或氮化鎢(WN)由于其表面性質和吸附特性表現出于鉑類似的催化特性。自從發現其具有的催化特性后,就被視為可部分或完全替代貴金屬鉑的潛在材料,因此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目前,磷化鎢或氮化鎢的傳統制備工藝是通過高溫還原WO3合成。但此法制備出的磷化鎢或氮化鎢碳球復合材料尺寸大,比表面積小,純度低,限制了磷化鎢或氮化鎢的催化活性。另外,在傳統制備磷化鎢工藝中,往往要通入劇毒、易爆的PH3作為磷源,給操作人員帶來了較大的安全風險。因此,開發一種可以獲得比表面積大、純度高且合成過程安全環保的合成方法極為有必要。
發明內容
針對目前磷化鎢或氮化鎢制備時工藝繁瑣、需要使用有毒有害氣體以及獲得的材料有效比表面積小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納米磷化鎢/碳或氮化鎢/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納米磷化鎢/碳或氮化鎢/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鎢源、碳源溶于溶劑中,得到混合溶液;調節所述混合溶液的pH值為堿性;
對所述混合溶液進行加熱蒸干,得到固體前驅體;
在保護氣氛下對所述前驅體進行煅燒處理,得到固體粉末;
在保護氣氛下采用磷化劑對所述固體粉末進行磷化處理,得到磷化鎢/碳復合材料;
或者,在保護氣氛下采用氮化劑對所述固體粉末進行氮化處理,得到氮化鎢/碳復合材料。
相應地,一種納米磷化鎢/碳或氮化鎢/碳復合材料,其特征在,所述納米磷化鎢/碳復合材料為球形顆粒,所述納米氮化鎢/碳復合材料為球形顆粒,且所述納米磷化鎢/碳或氮化鎢/碳復合材料采用上述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為: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利用有機-無機雜化前驅體的均勻反應方式,無需易燃等氣體,即可獲得納米級的球形磷化鎢/碳復合材料或者或氮化鎢/碳復合材料,整個生產過程安全可靠,工藝條件簡單易控、生產成本低,適于工業化大規模生產。
本發明提供的納米磷化鎢/碳或氮化鎢/碳復合材料,由于采用如上的方法制備,具有粒徑小、純度高、有效比表面積大、呈球形顆粒等特點,且表現出類似鉑的催化活性,因此可廣泛應用于催化領域。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科技大學,未經南方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432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