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甲醛生產廢水零排放的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939123.4 | 申請日: | 2019-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686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0 |
| 發明(設計)人: | 金錫標;王遠;陳夢帆;朱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30;C02F103/38 |
| 代理公司: | 31283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薛琦;陳卓 |
| 地址: | 20023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子交換單元 懸浮活性污泥 處理單元 出水 好氧 水解 可生物降解有機物 深度處理單元 二級反滲透 碳酸鈣 超濾單元 生產廢水 運行成本 運行穩定 蒸發單元 故障率 聚甲醛 零排放 總硬度 廢水 自動化 投資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甲醛生產廢水零排放的處理方法。其步驟包括:將廢水依次經水解/好氧循環懸浮活性污泥處理單元、深度處理單元、藥劑除硬單元、超濾單元、離子交換單元、二級反滲透單元和蒸發單元,即可;其中,所述水解/好氧循環懸浮活性污泥處理單元的出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機物BCOD小于1mg/L;所述離子交換單元的出水總硬度以碳酸鈣計小于0.5mg/L。本發明工藝簡單高效,運行穩定、故障率低,自動化程度高,投資運行成本優勢巨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聚甲醛生產廢水的零排放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聚甲醛是一種理想的工程熱塑性材料,應用領域廣泛,市場需求大,經濟效益好,聚甲醛產業已成為煤化工產品深加工的重要分支。近年來,煤化工廢水零排放要求已在各地正式落地:一方面是緣于煤化工用水量巨大;另一方面,受煤炭資源分布影響,我國煤化工集中區多是水資源匱乏地區。因此,作為煤化工的下游產業,聚甲醛廢水的零排放處理也勢在必行。
聚甲醛生產廢水主要含有甲醛、三聚甲醛、二氧戊環等多種有毒物質,是典型的難生物降解廢水,故其零排放成功案例鮮有報道。而多數以甲醛為對象的處理方法也集中在降低甲醛毒性上。現有的主要處理方法分為三類:
1)將甲醛轉化為易降解物質。如利用氫氧化鈣、氧化鈣、廢堿、電石,創造堿性條件,甲醛發生縮聚反應,轉變為聚糖類等易降解有機物;又如在酸性條件下,利用亞硫酸鈉將甲醛還原為甲醇等易降解有機物;又如采用鐵屑還原甲醛為甲醇等易降解有機物。
2)氧化甲醛徹底去除。如將甲醛廢水霧化后,高溫燃燒;如以貴金屬為催化劑,高溫條件下,完成甲醛的徹底氧化分解;如在堿性環境中,以二價銅為催化劑,向含甲醛廢水中鼓入氧氣以氧化為甲酸等易降解有機物;
3)生物處理降解甲醛。發明專利公開號CN103553212A采用厭氧+好氧生物組合工藝處理高濃度甲醛廢水,出水COD仍殘留100-200mg/L;發明專利CN101671098采用活性污泥與生物膜結合的厭氧和二級好氧工藝處理聚甲醛廢水,出水COD仍殘留80-100mg/L。
現有的處理方法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雖甲醛可氧化或還原或縮聚為易降解有機物,但其轉化不徹底,仍有殘留,甲醛帶來的毒性仍然存在;
(2)無論轉化反應或是氧化反應,藥劑費用高昂、能耗巨大,故現有方法的運行費用普遍較高。
(3)現有生物處理方法降解甲醛,出水COD值仍然較高,未能實現零排放處理。
綜上,現有方法仍然在為經濟、高效地實現COD的達標排放而努力,根本無暇顧及零排放等未來的政策要求。這也就導致了現有的方法在開發時走了彎路,如很多方法中向廢水中加入了大量的酸、堿或硬度(如氫氧化鈣),這與廢水零排放目標相悖。
因此,亟需開發一種經濟、可行的聚甲醛生產廢水零排放的處理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聚甲醛生產廢水零排放處理方法普遍存在能耗高、運行費用高,流程復雜、零排放不穩定等技術與經濟問題,提出了一種聚甲醛生產廢水零排放處理方法。本發明工藝簡單高效,運行穩定、故障率低,自動化程度高,投資運行成本優勢巨大。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聚甲醛生產廢水零排放的處理方法,其步驟包括:將廢水依次經水解/好氧循環懸浮活性污泥處理單元、深度處理單元、藥劑除硬單元、超濾單元、離子交換單元、二級反滲透單元和蒸發單元,即可;其中,所述水解/好氧循環懸浮活性污泥處理單元的出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機物BCOD小于1mg/L;所述離子交換單元的出水總硬度以碳酸鈣計小于0.5m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理工大學,未經華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93912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