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質災害監測數據處理方法及裝置在審
申請號: | 201910819756.1 | 申請日: | 2019-08-31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276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24 |
發明(設計)人: | 洪生勇;吳卓山;劉藍軒;易清根;孫偉冰;李然;黃東東;黃小多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海達安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F16/215 | 分類號: | G06F16/215;G06Q50/26;G08B21/1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44288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楊艷 |
地址: | 511400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番禺大道北53***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處理指令 地質監測 數據處理裝置 監測設備 地質災害監測 預設時間段 環境數據 數據發送 通信連接 用戶響應 預設區域 數據處理 解析 采集 指令 審核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質災害監測數據處理方法及裝置,其中,所述方法應用于數據處理裝置,所述數據處理裝置與監測設備通信連接,所述方法包括:獲取地質監測數據,其中,所述地質監測數據為所述監測設備采集的預設區域在預設時間段的環境數據;解析并審核所述地質監測數據以獲取初審數據;顯示所述初審數據,并獲取所述初審數據的處理指令,其中,所述處理指令為用戶響應所顯示的所述初審數據發送的以處理所述初審數據的指令;根據所述處理指令處理所述初審數據以獲取終審數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地質災害監測數據處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幅員遼闊,地質和地理環境復雜,氣候條件時空差異大,同時也是由于復雜的地質地貌條件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縫等,具有分布廣泛、活動頻繁、危害嚴重的特點。據國土資源部統計,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分布范圍占國土陸地面積的44.8%,地質災害對我國人民生命財產及國民經濟的威脅極其嚴重,嚴重影響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地災監測的基準報警可以大量減少人員財產損失,在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非常渺小,無法阻止災害發生。但是如果監測到災害的即將發生,監測系統發出報警,事先做好人員財產的及時轉移,對不可轉移財產進行加固等一系列措施,可以將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然而,往往監測設備或傳感器所采集的傳感數據由于受到干擾存在異常數據,因此如何消除異常數據,以對地質災害的準確預測,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正在研究的熱門話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地質災害監測數據處理方法及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地質災害監測數據處理方法,用于數據處理裝置,所述數據處理裝置與監測設備通信連接,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地質監測數據,其中,所述地質監測數據為所述監測設備采集的預設區域在預設時間段的環境數據;
解析并審核所述地質監測數據以獲取初審數據;
顯示所述初審數據,并獲取所述初審數據的處理指令,其中,所述處理指令為用戶響應所顯示的所述初審數據發送的以處理所述初審數據的指令;
根據所述處理指令處理所述初審數據以獲取終審數據。
優選地,所述監測設備包括第一監測設備和第二監測設備,所述地質監測數據包括第一地質監測數據和第二地質監測數據,所述獲取地質監測數據,包括:
獲取所述第一地質監測數據,其中,所述第一地質監測數據為所述第一監測設備采集的預設時間段的環境數據;
獲取所述第二地質監測數據,其中,所述第二地質監測數據為所述第二監測設備采集的所述預設時間段的環境數據;
根據所述第一地質監測數據和所述第二地質監測數據生成所述地質監測數據。
優選地,所述第一監測設備為雨量計、土壤水分計、水位計、滲壓計、裂縫計中的任意一者;
所述第二監測設備為雨量計、土壤水分計、水位計、滲壓計、裂縫計中的任意一者,且所述第一監測設備與所述第二監測設備不相同。
優選地,所述解析并審核所述地質監測數據以獲取初審數據,包括:
獲取所述地質監測數據的解析配置信息;
根據所述解析配置信息解析所述地質監測數據以獲取解析數據;
獲取所述解析數據的審核配置信息;
根據所述審核配置信息對所述解析數據進行預處理以獲取初審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海達安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海達安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197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