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質災害監測數據處理方法及裝置在審
申請號: | 201910819756.1 | 申請日: | 2019-08-31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276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24 |
發明(設計)人: | 洪生勇;吳卓山;劉藍軒;易清根;孫偉冰;李然;黃東東;黃小多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海達安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F16/215 | 分類號: | G06F16/215;G06Q50/26;G08B21/1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44288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楊艷 |
地址: | 511400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番禺大道北53***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處理指令 地質監測 數據處理裝置 監測設備 地質災害監測 預設時間段 環境數據 數據發送 通信連接 用戶響應 預設區域 數據處理 解析 采集 指令 審核 | ||
1.一種地質災害監測數據處理方法,用于數據處理裝置,所述數據處理裝置與監測設備通信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地質監測數據,其中,所述地質監測數據為所述監測設備采集的預設區域在預設時間段的環境數據;
解析并審核所述地質監測數據以獲取初審數據;
顯示所述初審數據,并獲取所述初審數據的處理指令,其中,所述處理指令為用戶響應所顯示的所述初審數據發送的以處理所述初審數據的指令;
根據所述處理指令處理所述初審數據以獲取終審數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設備包括第一監測設備和第二監測設備,所述地質監測數據包括第一地質監測數據和第二地質監測數據,所述獲取地質監測數據,包括:
獲取所述第一地質監測數據,其中,所述第一地質監測數據為所述第一監測設備采集的預設時間段的環境數據;
獲取所述第二地質監測數據,其中,所述第二地質監測數據為所述第二監測設備采集的所述預設時間段的環境數據;
根據所述第一地質監測數據和所述第二地質監測數據生成所述地質監測數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監測設備為雨量計、土壤水分計、水位計、滲壓計、裂縫計中的任意一者;
所述第二監測設備為雨量計、土壤水分計、水位計、滲壓計、裂縫計中的任意一者,且所述第一監測設備與所述第二監測設備不相同。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并審核所述地質監測數據以獲取初審數據,包括:
獲取所述地質監測數據的解析配置信息;
根據所述解析配置信息解析所述地質監測數據以獲取解析數據;
獲取所述解析數據的審核配置信息;
根據所述審核配置信息對所述解析數據進行預處理以獲取初審數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指令包括異常數據剔除指令,所述根據所述處理指令處理所述初審數據以獲取終審數據,包括
根據所述異常數據剔除指令標識所述初審數據中的異常數據;
根據所述標記剔除所述異常數據,以獲取所述終審數據。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指令包括重解析指令,所述根據所述處理指令處理所述初審數據以獲取終審數據,包括
根據所述重解析指令獲取所述地質監測數據的更新解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更新解析配置信息為用戶更新所述解析配置信息獲取的信息;
根據所述更新解析配置信息解析所述地質監測數據以獲取更新解析數據;
獲取所述更新解析數據的審核配置信息;
根據所述審核配置信息對所述更新解析數據進行預處理以獲取更新初審數據;
利用所述更新初審數據覆蓋原始初審數據,以獲取所述終審數據。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指令包括重解析指令,所述根據所述處理指令處理所述初審數據以獲取終審數據,包括
根據所述重解析指令獲取所述地質監測數據的更新解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更新解析配置信息為用戶更新所述解析配置信息所述獲取的信息;
根據所述更新解析配置信息解析所述地質監測數據以獲取更新解析數據;
根據所述重解析指令獲取所述更新解析數據的更新審核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更新審核配置信息為用戶更新所述審核配置信息所獲取的信息;
根據所述更新審核配置信息對所述更新解析數據進行預處理以獲取更新初審數據;
利用所述更新初審數據覆蓋原始初審數據,以獲取所述終審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海達安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海達安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81975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