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及其3D打印成型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788008.1 | 申請日: | 2019-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259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聶華榮;賀愛華;韓小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64/10 | 分類號: | B29C64/10;H01B1/22;H01B1/24;G01D21/02;B33Y1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盛君梅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電 高分子 復合材料 及其 打印 成型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的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及其3D打印成型方法。其主要技術特征為3D打印與物理涂覆相結合。具體為,以可用于3D打印的高分子材料為基材,在3D打印成型過程中,于打印樣品內層涂覆導電填料,使填料在高分子基材的內層面形成網絡,獲得具有導電功能的高分子復合材料,以應用于防靜電、電導、電磁屏蔽等領域。此發明的最大優點在于使用極少的導電填料,即可實現復合材料的最大功能化,不僅節省成本、還會使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另外,因填料在基材內部形成網絡,外部環境的變化,不影響復合材料的功能與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涉及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 高分子材料3D打印領域,以及一種以3D打印方式成型的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制備的技術領 域。
背景技術
隨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新材料的快速成型,3D打印隨時代而生,其極強的創新性和實驗性, 必將成為未來產品設計的核心及主要加工技術。但目前,利用3D打印技術設計成型的材料少 之又少(CN201711141801.X;CN201711345348.4;CN201510922362.0),已嚴重影響了3D打印 技術的發展進程,因此,利用3D打印技術設計新產品是3D打印技術發展的需要。
另外,根據3D打印工藝的特點,在高分子材料中引入功能性粒子(J MaterProcess Tech 2019,271,62-74;Int J Precis Eng Man 2017,18,763-769),還可拓展3D打印材料的應用領域。 但目前這些技術僅限于,填料與高分子基體在打印前復合。因此,制備過程中需加入大量填 料,才能使填料在高分子基體中形成網絡結構,實現填料功能的發揮,而高濃度的填料會增 加高分子熔體粘度,給3D打印加工造成困難。
發明內容
為了加快3D打印技術的發展和推動利用3D打印技術設計新產品的進程: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新的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的3D成型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新的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
本發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種基于3D打印技術,使用極少功能性導電填料,即可實現 高分子材料電導功能的制備技術;
本發明的制備原理及性能優勢:利用3D打印成型方式的特殊性,以可用于3D打印的 高分子材料為基材,在高分子材料3D打印成型過程中,于其內層物理涂覆功能性導電填料, 使導電填料形成網絡結構,獲得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應用于防靜電、電導、電磁屏蔽等應 用領域。此發明的最大優點在于采用3D打印與物理涂覆相結合,使用極少的導電填料,即可 實現復合材料的最大功能化,不僅節省填料、還會使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 提升;同時,由于導電填料在材料內部形成網絡,外部條件的變化,不影響復合材料的導電 功能。
本發明涉及的3D打印成型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如附圖1所示。具體為,以可 用于3D打印的高分子材料為基質,進行3D打印,待打印完一層或數層后,可在打印機工作 過程中或將打印機暫停,在已打印材料的表面涂覆導電填料,待打印機繼續打印一層或數層 時進行第二次涂覆,依次達到自己設計的打印厚度和涂覆層數。
本發明涉及的3D打印成型,高分子復合材料中的導電填料網絡結構的具體形成過程如 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科技大學,未經青島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880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