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拋沙滅火車及其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737477.0 | 申請日: | 2019-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204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8 |
| 發明(設計)人: | 董栓牢;杜辰蕊;漢京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C27/00 | 分類號: | A62C27/00;A62C31/00;A62C37/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馬艷苗;艾春慧 |
| 地址: | 22100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拋撒 液控系統 進料執行機構 工作參數 檢測裝置 滅火車 控制裝置 消防設備 機構連接 物料堵塞 物料供給 調控 檢測 匹配 | ||
本發明涉及消防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拋沙滅火車及其控制方法。本發明所提供的拋沙滅火車,包括拋撒執行機構、拋撒液控系統、進料執行機構、檢測裝置和控制裝置,拋撒液控系統與拋撒執行機構連接并控制拋撒執行機構拋撒物料,進料執行機構為拋撒執行機構提供物料,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拋撒液控系統的工作參數,控制裝置則用于根據檢測裝置檢測得到的拋撒液控系統的工作參數調控進料執行機構的進料速度和拋撒執行機構的拋撒速度中的至少一個。本發明根據拋撒系統的工作參數來調控進料速度和/或拋撒速度,有利于實現物料供給與拋撒需求的匹配,降低物料堵塞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消防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拋沙滅火車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為了滿足忌火、泡沫、二氧化碳等的特殊火災的撲滅需求,拋沙滅火車被研發,以提高滅火效率,降低救援危險性。然而,拋沙滅火車的研發尚處于初始階段,目前的拋沙滅火車容易出現物料堵塞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降低拋沙滅火車的物料堵塞風險。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拋沙滅火車,其包括:
拋撒系統,包括拋撒執行機構和拋撒液控系統,拋撒液控系統與拋撒執行機構連接并控制拋撒執行機構拋撒物料;
進料系統,包括進料執行機構,進料執行機構為拋撒執行機構提供物料;
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拋撒液控系統的工作參數;和
控制裝置,與檢測裝置電連接,用于根據檢測裝置檢測得到的拋撒液控系統的工作參數調控進料執行機構的進料速度和拋撒執行機構的拋撒速度中的至少一個。
在一些實施例中,拋撒液控系統包括第一馬達、第一泵和第一控制閥,第一馬達與拋撒執行機構驅動連接,第一泵通過第一控制閥與第一馬達連接,檢測裝置所檢測的拋撒液控系統的工作參數包括第一馬達的轉速、第一馬達的扭矩和第一控制閥的壓力中的至少一個。
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裝置根據檢測裝置檢測到的第一馬達的轉速調控拋撒速度,和/或,控制裝置根據檢測裝置檢測到的第一馬達的扭矩和第一控制閥的壓力中的至少一個調控進料速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裝置根據檢測裝置檢測到的第一控制閥的壓力P調控進料速度,其中,當第一控制閥的壓力P大于預設壓力P0時,控制裝置控制進料速度減小;當第一控制閥的壓力P小于預設壓力P0時,控制裝置控制進料速度增大;當第一控制閥的壓力P等于預設壓力P0時,控制裝置控制進料速度保持不變。
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檢測裝置檢測到的拋撒液控系統的工作參數,控制裝置通過調控第一泵的排量和/或第一控制閥的閥口大小來調控拋撒速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泵內部設有功率控制閥。
在一些實施例中,進料系統還包括第二泵和第二控制閥,第二泵通過第二控制閥與進料執行機構連接,控制裝置通過調控第二泵的排量和/或第二控制閥的閥口大小來調控進料速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泵內部設有功率控制閥。
在一些實施例中,拋沙滅火車還包括顯示裝置,顯示裝置上設有拋撒模式切換鍵,拋撒模式切換鍵被觸發時,拋撒執行機構在高拋模式和遠拋模式之間切換工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拋沙滅火車還包括油箱、第二馬達和第一散熱機構,第二馬達用于驅動第一散熱機構對油箱中的液壓油進行散熱,檢測裝置還檢測油箱中油液的溫度,控制裝置根據檢測裝置檢測到的油箱中油液的溫度調控第二馬達的轉速;和/或,拋沙滅火車還包括發動機、取力器、第三馬達和第二散熱機構,發動機通過取力器與拋撒系統和進料系統驅動連接,第三馬達用于驅動第二散熱機構冷卻取力器,檢測裝置還檢測取力器的溫度,控制裝置根據檢測裝置檢測到的取力器溫度調控第三馬達的轉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374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