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銅摻雜三元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702958.8 | 申請日: | 2019-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914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陸楊;杜寶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4/6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陳歡 |
| 地址: | 570100 海***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元正極材料 燒結 銅摻雜 反應釜 前驅體 預燒 制備 絡合劑水溶液 電化學性能 共沉淀反應 可溶性鎳鹽 惰性氣體 沉淀劑 絡合劑 摩爾比 烘干 底液 錳鹽 通氧 銅鹽 鈷鹽 鋰鹽 洗滌 過濾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銅摻雜三元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照元素摩爾比Ni:Co:Mn:Cu=x:y:z:1?x?y?z,取可溶性鎳鹽、鈷鹽、錳鹽和銅鹽配制成溶液A,其中1/3≦x≦0.9,0≦y≦1/3,0≦z≦1/3,0≦1?x?y?z≦0.1;取絡合劑配制成溶液B;取沉淀劑配制成溶液C;向反應釜中加入絡合劑水溶液作為底液;將上述溶液加入反應釜中,控制pH為10~11.6,反應溫度為50~55℃,攪拌,在惰性氣體的保護下,共沉淀反應,結束后,將產物進行過濾,洗滌至中性后烘干,得前驅體M;取前驅體M和鋰鹽混合,進行通氧燒結,預燒溫度為520~550℃,預燒時間3~4.5h,燒結溫度為820~849℃,燒結時間10~14h,升溫速率為4~6℃/min,制得銅摻雜三元正極材料,適合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產物電化學性能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極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銅摻雜三元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合成銅摻雜三元正極材料(LinNixCoyMnzCu1-x-y-zO2,其中1≦n≦1.2,1/3≦x≦0.9,0≦y≦1/3,0≦z≦1/3,0≦1-x-y-z≦0.1)的方法主要有溶膠-凝膠法和固相燒結法。
溶膠凝膠法合成銅摻雜三元正極材料的流程:按產物所需摩爾比例稱取定量的Mn(CH3COO)2·4H2O、Co(CH3COO)2·4H2O、Ni(CH3COO)2·4H2O、Li(CH3COO)·2H2O、Cu(CO2CH3)2·H2O,溶解于去離子水50mL,乙酸鋰5%以上。然后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適量的檸檬酸溶液(檸檬酸/過渡金屬摩爾比為1:1),所得溶液在80℃下加熱,攪拌直至形成水凝膠。然后將水凝膠置于120℃的真空烤箱中12小時。干燥所得凝膠用研缽研磨均勻,在500℃的溫度下放入熔爐中3小時,然后將得到的粉末再次研磨,在850℃下再煅燒12h,得到最終產物LinNixCoyMnzCu1-x-y-zO2。
固相燒結法則較為簡單,只需按產物摩爾比稱取定量的鎳鹽、錳鹽、鈷鹽、銅鹽和鋰鹽,用研缽將其混磨均勻,進行高溫燒結。一般使用馬弗爐進行燒結反應,過程分成兩部分:500℃預燒結5h和900℃燒結16h。燒結產物經過水洗后干燥,即可得最終所需產物。
現有技術主要為實驗研究采用的溶膠-凝膠法和固相燒結法。其中,溶膠-凝膠法的合成周期比較長,合成工藝相對復雜,成本高,工業化生成的難度比較大。不適合工業化大規模生產。固相燒結法主要采用機械手段進行原料的混合及細化,易導致原料微觀分布不均勻,使擴散過程難以順利地進行,同時,在機械細化過程中容易引人雜質,且煅燒溫度高,煅燒時間長,能耗大,鋰損失嚴重,難以控制化學計量比,易形成雜相,產品在組成、結構、粒度分布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導致產物電化學性能不穩定。
本發明旨在改善均相三元正極材料在電化學性能上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銅摻雜三元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鑒以此,本發明提出一種銅摻雜三元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合成周期相對較短,合成工藝相對簡單,成本低,適合工業化大規模生產,而且制得銅摻雜三元正極材料電化學性能優異且穩定性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銅摻雜三元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南大學,未經海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0295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