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安全車速預測方法、系統以及車載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702415.6 | 申請日: | 2019-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734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燕孟華;許金良;韓碩;韓躍杰;孫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 地址: | 710064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安全 車速 預測 方法 系統 以及 車載 終端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安全車速預測方法、系統以及車載終端,該方法包括:獲取被測車輛在連續下坡路段的路況信息及車輛信息;獲取被測車輛行駛在預設距離間隔的初始剎車鼓溫度、初始坐標位置及緊急制動次數;根據路況信息、車輛信息、初始坐標位置、初始剎車鼓溫度和緊急制動次數計算行駛完預設距離間隔后的第二剎車鼓溫度;獲取被測車輛行駛完預設距離間隔后的第二坐標位置;根據路況信息、車輛信息、第二剎車鼓溫度、第二坐標位置以及預設的溫度閾值計算被測車輛的安全車速;通過計算被測車輛在每一個預設距離間隔后的剎車鼓溫度,再根據預設的溫度閾值計算被測車輛通過后續路段的安全速度,能夠使被測車輛安全高效通過連續下坡路段。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交通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安全車速預測方法、系統以及車載終端。
背景技術
公路連續下坡路段極易發生載重車參與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據調查數據統計,載重車失控事故極易造成群死重傷。由于載重車速度選擇不合理,導致連續下坡過程中載重車的剎車鼓溫度達到安全極限溫度,從而引起剎車失靈,最后車輛失控造成事故。確定公路連續下坡路段載重車安全車速的核心問題是載重車剎車鼓溫度預測。在剎車鼓溫度預測方面,目前通常采用單車試驗,對剎車鼓溫度測量試驗數據進行經驗擬合,建立剎車鼓溫度預測模型。現有方法存在兩方面不足,一方面模型缺乏理論依據,科學性和準確性不足;另一方面,模型不能反應道路、車輛和環境等參數與剎車鼓溫度的關系,不具有普遍適用性,不能根據車路協同系統實時獲取的參數進行自動計算;所以無法針對不同的連續下坡路段,給予合理的建議車速,讓載重車即安全又高效地通過連續下坡路段。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安全車速預測方法、系統以及車載終端,以解決現有技術無法使載重車輛安全又高效通過不同的連續下坡路段的問題。
根據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安全車速預測方法,包括:獲取被測車輛在連續下坡路段的路況信息及車輛信息;獲取所述被測車輛行駛在預設距離間隔的初始剎車鼓溫度、初始坐標位置及緊急制動次數;根據所述路況信息、車輛信息、初始坐標位置、初始剎車鼓溫度和緊急制動次數計算行駛完所述預設距離間隔后的第二剎車鼓溫度;獲取所述被測車輛行駛完所述預設距離間隔后的第二坐標位置;根據所述路況信息、車輛信息、第二剎車鼓溫度、第二坐標位置以及預設的溫度閾值計算所述被測車輛的安全車速。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實施方式中,在根據所述路況信息、車輛信息、第二剎車鼓溫度、第二坐標位置以及預設的溫度閾值計算所述被測車輛的安全車速之后,還包括:獲取所述連續下坡路段的限制車速,判斷所述安全車速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限制車速;當所述安全車速小于或等于所述限制車速時,將所述安全車速作為所述被測車輛的建議車速。
結合第一方面第一實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實施方式中,當所述安全車速大于所述限制車速時,將所述限制車速作為所述被測車輛的建議車速。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實施方式中,所述路況信息包括:所述連續下坡路段的幾何參數和環境;所述車輛信息包括:所述被測車輛的坐標信息和特征參數;根據所述路況信息、車輛信息、初始坐標位置、初始剎車鼓溫度和緊急制動次數計算行駛完所述預設距離間隔后的第二剎車鼓溫度,包括:根據所述幾何參數、環境參數、坐標信息、初始坐標位置和特征參數計算所述被測車輛在所述預設距離間隔內控速行駛階段所述被測車輛的剎車鼓產生的第一熱量值;根據所述特征參數和緊急制動次數計算所述被測車輛在所述預設距離間隔內緊急制動時產生的第二熱量值;根據所述第一熱量值、第二熱量值和初始剎車鼓溫度計算所述第二剎車鼓溫度。
結合第一方面第三實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實施方式中,通過以下公式計算所述第一熱量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024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