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VOC的汽車專用顆粒料聚氯乙烯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695427.0 | 申請日: | 2019-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272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小紅;李小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春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7/06 | 分類號: | C08L27/06;C08L9/02;C08K13/04;C08K7/10;C08K5/11;C08K5/12 |
| 代理公司: | 11589 北京勁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張鐵蘭<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40000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氯乙烯 汽車專用 顆粒料 增塑劑 制備 聚氯乙烯樹脂 聚氯乙烯制品 針狀硅灰石粉 析出 物理性能 物質組成 改性劑 強彈性 穩定劑 質量份 低VOC 超細 配比 色母 調配 排放 保證 | ||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VOC的汽車專用顆粒料聚氯乙烯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汽車專用顆粒料聚氯乙烯的原料按質量份數計,由以下物質組成:100份聚氯乙烯樹脂,53?75份增塑劑,15?25份超細針狀硅灰石粉,3?7份穩定劑,20?30份強彈性改性劑,0.2?0.6份色母。本發明通過合理的調配增塑劑之間的配比,保證所制備的聚氯乙烯制品本身的物理性能下,大大減少了VOC的析出和排放。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功能新材料技術領域,涉及對傳統PVC配方及制品的提升與改進,是一種低VOC的汽車用特種顆粒料聚氯乙烯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氯乙烯(PVC)樹脂是一種生產的塑料制品中主要原料之一,它具有難燃性、抗腐蝕、抗磨損、絕緣、價格低廉以及原材料來源廣泛等優點。通過添加各種添加劑以及經過多種成型方法可以生產出不同的產品。其制品可呈現性能各異的物理機械性能,被廣泛應用于管材、板材、型材等眾多領域。型材是我國PVC消費量最大的領域,約占PVC總消費量的25%左右,主要用于制作門窗和節能材料。目前其應用量在全國范圍內仍有較大幅度增長。隨著人們對汽車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汽車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汽車用塑料將朝著輕量化,環保,安全,舒適性和個性化發展。這對汽車企業和塑料配套企業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汽車內飾中或零件中用量越來越多,塑料在汽車內飾件中主要用于制備座椅面料、地毯、頂棚、儀表板,手剎,方向盤等等。
VOC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對人身體健康產生許多危害。當VOC達到一定濃度時,短時間內人們會感到頭痛、惡心等,嚴重時會出現抽搐,并會傷害到人的肝臟、腎臟、大腦和神經系統甚至會導致人體血液出問題,患上白血病等其他嚴重的疾病。因汽車車內空間狹小,密閉性很強,在多數情況下門窗關閉,不利于有害氣體的擴散;且汽車玻璃門窗所占面積大,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車內溫度變化幅度較大;在高溫下,車內零部件及裝飾材料中的有害物質更易揮發出來;汽車車內人口密度大,加重了污染。進一步減少汽車內VOC的排放已成為各汽車企業和塑料配套企業研發目的,其控制思路首先從整車VOC出發,到總成VOC,再依次零部件VOC、材料VOC,逐級查找發揮源,再進行材料或工藝改進,以達到目的。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VOC的汽車專用顆粒料聚氯乙烯及其制備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1.一種低VOC的汽車專用顆粒料聚氯乙烯,所述聚氯乙烯的原料按質量份數計,由以下物質組成:100份聚氯乙烯樹脂,53-75份增塑劑,15-25份超細針狀硅灰石粉,3-7份穩定劑,20-30份強彈性改性劑,0.2-0.6份色母。
進一步,所述增塑劑由主增塑劑1,2-環己烷-二羧酸二異壬酯、輔增塑劑癸二酸二辛酯和輔增塑劑B-02組成。
進一步,按質量份數計,所述1,2-環己烷-二羧酸二異壬酯為35-45份,所述癸二酸二辛酯為15-25份,所述B-02為3-5份。
進一步,所述聚氯乙烯的原料按質量份數計,由以下物質組成:100份聚氯乙烯樹脂,40份主增塑劑1,2-環己烷-二羧酸二異壬酯,20份輔增塑劑癸二酸二辛酯,5份輔增塑劑B-02,20份超細針狀硅灰石粉,5份穩定劑,25份強彈性改性劑,0.4份色母。
進一步,所述穩定劑為日本水澤A300,所述強彈性改性劑為粉末丁腈橡膠。
2.一種低VOC的汽車專用顆粒料聚氯乙烯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a.將增塑劑和超細針狀硅灰石粉先高速混合;
b.再加入聚氯乙烯,加熱混煉;
c.加入穩定劑、強彈性改性劑和色母繼續混煉;
d.最后混合料擠出造粒,得到低VOC汽車專用顆粒料聚氯乙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春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春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954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