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異物入侵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657176.7 | 申請日: | 2019-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704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鑫;蔡恒;張繼勇;莊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瑞新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華瑞新智保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7/246 | 分類號: | G06T7/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王素花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異物 入侵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檢測異物入侵的方法,包括:接收采集設備發送的當前幀可見光圖像;通過預先訓練的識別模型,在所述當前幀可見光圖像中確定異物對應的邊界框,接收所述采集設備發送的紅外視頻;根據在所述當前幀可見光圖像中確定出的所述異物的邊界框的坐標,確定所述異物在所述當前幀紅外圖像中的邊界框;根據所述異物在所述當前幀紅外圖像中的邊界框,以及預先構造的濾波器,在所述紅外視頻中對所述異物進行追蹤。通過將可見光與紅外檢測結合,可以對可見光與紅外圖像的偏差進行多因素狀況下的修正。在進行目標追蹤時,不使用可見光圖像的特征數據,而采用紅外圖像,減少光照變化的影響,提高了魯棒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計算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檢測異物入侵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越來越多的公司、企業對場內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而隨著攝像頭等設備的廣泛普及,應需而生的就是異物入侵檢測系統。該系統能夠及時的發現監控區域內有存在安全隱患的異物進入,從而立即指派專業人員前往進行清理,最大化的減少因異物懸掛等造成的電路短路設備故障等損失。
現有技術中,異物入侵檢測系統都是對可見光圖像進行處理,可見光在光照條件變化劇烈時,目標特征變化很大,基于可見光圖像的目標追蹤可能會失敗。同時在追蹤目標時,需要在可見光圖像中進行追蹤,對硬件資源的消耗大,對硬件性能要求也高。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提出了一種檢測異物入侵的方法,包括:接收采集設備發送的當前幀可見光圖像;通過預先訓練的識別模型,在所述當前幀可見光圖像中確定異物對應的邊界框,其中,在訓練所述識別模型時,輸入為可見光圖像,輸出為在所述可見光圖像中異物的邊界框;接收所述采集設備發送的紅外視頻;其中,在所述紅外視頻中存在當前幀紅外圖像與所述當前幀可見光圖像相對應;根據在所述當前幀可見光圖像中確定出的所述異物的邊界框的坐標,確定所述異物在所述當前幀紅外圖像中的邊界框;根據所述異物在所述當前幀紅外圖像中的邊界框,以及預先構造的濾波器,在所述紅外視頻中對所述異物進行追蹤。
在一個示例中,根據在所述當前幀可見光圖像中確定出的所述異物的邊界框的坐標,確定所述異物在所述當前幀紅外圖像中的邊界框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將所述當前幀紅外圖像與所述當前幀可見光圖像進行圖像配準。
在一個示例中,將所述當前幀紅外圖像與所述當前幀可見光圖像進行圖像配準,具體包括:預先確定紅外圖像與可見光圖像之間的圖像偏差值;其中,所述圖像偏差值包括圖像縮放比例、圖像偏移距離和圖像精度系數;根據所述偏差值,將所述當前幀紅外圖像與所述當前幀可見光圖像進行圖像配準。
在一個示例中,預先確定紅外圖像與可見光圖像之間的圖像偏差值,具體包括:獲取可見光圖像和紅外圖像在標定板上對應的圖像;通過公式計算得到圖像縮放比例,其中,f1為圖像縮放比例,n為所述標定板上圓點的個數,An為紅外圖像上第一圓心的坐標,An-1為紅外圖像上第二圓心的坐標,Bn為可見光圖像上與所述第一圓心對應的圓心的坐標,Bn為可見光圖像上與所述第二對應的圓心的坐標;通過公式計算得到圖像偏移距離,其中,xdiff為在x軸上的圖像偏移距離,Ydiff為在y軸上的圖像偏移距離,為在紅外圖像上第一像素點的坐標,為在紅外圖像上第二像素點的坐標,為在可見光圖像上與所述第一像素點對應的像素點的坐標,為在可見光圖像上與所述第二像素點對應的像素點的坐標;通過公式計算得到圖像精度系數,其中,σx為圖像精度系數,dx為基線長度,f2為采集設備的焦距,lpix為像素大小,Doptimal為最佳距離,Dtarget為目標距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瑞新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華瑞新智保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華瑞新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華瑞新智保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5717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