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池系統的外電壓采集電路、方法及一種電動汽車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605724.1 | 申請日: | 2019-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204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1 |
| 發明(設計)人: | 郭云輝;劉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麥瀾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835 | 分類號: | G01R31/3835;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正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48 | 代理人: | 周善勇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路 隔離電阻 外電壓 高低壓隔離單元 采集電路 電池系統 電動汽車 電池管理模塊 放大單元 檢測開關 減法 串聯 輸出端連接 正極輸入端 電池管理 高阻隔離 輸入端 采集 | ||
本發明屬于電池管理技術領域,提供一種電池系統的外電壓采集電路、方法及一種電動汽車,其中,電池系統的外電壓采集電路包括:電池管理模塊,所述電池管理模塊包括高低壓隔離單元、輸入端與所述高低壓隔離單元連接的低壓減法放大單元、以及正極輸入端與所述低壓減法放大單元輸出端連接的低壓跟隨單元;其中,所述高低壓隔離單元設置有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由第一檢測開關及第一隔離電阻串聯組成,所述第二支路由第一檢測開關及第一隔離電阻串聯組成。本發明通過在所述第一支路與所述第二支路上分別設置第一隔離電阻與第二隔離電阻,進行高壓高阻隔離,能夠降低電動汽車外電壓采集的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池管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池系統的外電壓采集電路、方法及一種電動汽車。
背景技術
我國新能源行業迅速發展,在電動汽車高壓系統拓撲中,動力電池通過主放電正繼電器和主放電負繼電器給主負載放電,從而給整車提供動力。對于電池管理系統(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而言,需要采集動力電池系統內側電壓,處于功能安全級別考慮和BMS軟件冗余設計,BMS也需要采集電池外側電壓進行接觸器安全判斷。電動汽車的主負載通常是電機控制器,目前市場上通用的做法是電機控制器采集動力電池外側電壓通過控制器局域網絡 (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報文發送給BMS,BMS進行相應軟件邏輯設計。這種方法需要等電機控制器完全啟動后才能進行判斷,并且使用者的電機控制器情況不一,需要根據項目進行系統設計。
其次,市場上也有通過BMS直接采集動力電池外側電壓,可以解決和電機控制器系統匹配的問題,BMS同時采集電池內側電壓跟外側電壓時,需要做隔離電源和隔離采集電路??梢姡诂F有技術中,動力汽車的外電壓采集存在外電壓采集成本高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池系統的外電壓采集電路,旨在解決動力汽車外電壓采集成本高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提供一種電池系統的外電壓采集電路,用于電動汽車的外電壓采集,包括:
電池管理模塊,所述電池管理模塊包括高低壓隔離單元、輸入端與所述高低壓隔離單元連接的低壓減法放大單元、以及正極輸入端與所述低壓減法放大單元輸出端連接的低壓跟隨單元;
其中,所述高低壓隔離單元設置有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由第一檢測開關及第一隔離電阻串聯組成,所述第二支路由第一檢測開關及第一隔離電阻串聯組成。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檢測開關一端連接待測電壓正極,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隔離電阻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隔離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低壓減法放大單元的正極輸入端連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檢測開關一端連接待測電壓負極,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隔離電阻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隔離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低壓減法放大子模塊的負極輸入端連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低壓減法放大單元包括減法放大器,所述減法放大器的正極輸入端與所述第一隔離電阻的一端連接,負極輸入端與所述第二隔離電阻的一端連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低壓跟隨單元包括跟隨器,所述跟隨器的正極輸入端與所述減法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跟隨器的負極輸入端直接連接到所述跟隨器的輸出端。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隔離電阻阻值與所述第二隔離電阻阻值相等。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外電壓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斷開電路時,所述第一檢測開關與所述第二檢測開關斷開;
電源正極電壓以及電源接地電壓提供輸入信號,輸入信號經過所述減法放大器進行衰減,輸出到所述跟隨器;
在所述跟隨器的輸出端對輸入信號進行采集。
更進一步地,還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麥瀾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麥瀾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057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