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以黑石頭為原料的汝瓷天青釉及其制備方法與燒制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602000.1 | 申請日: | 2019-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179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向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向群 |
| 主分類號: | C03C8/00 | 分類號: | C03C8/00;C04B41/86;C04B33/34 |
| 代理公司: | 鄭州立格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崔衛琴 |
| 地址: | 450014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汝瓷 石頭 長石 燒制 方解石 重量百分比 效果穩定 次品率 栗木灰 推廣性 瑪瑙 比對 色度 燒成 制備 制作 骨灰 配方 標本 | ||
一種以黑石頭為原料的汝瓷天青釉,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登封長石、汝州長石、方解石、瑪瑙、黑石頭、骨灰、栗木灰。采用本發明配方及燒制方法制作的汝瓷天青釉,色度與傳統汝瓷天青釉標本比對基本一致,且燒成效果穩定,次品率較低。同時,黑石頭原料低廉,可大幅度降低制作成本,具有良好的商業價值,可推廣性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陶瓷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以黑石頭為原料的汝瓷天青釉及其制備方法與燒制工藝。
背景技術
汝瓷是我國傳統陶瓷中的著名瓷種,在中國陶瓷史上位列“五大名窯”之首。以其“青如天,面如玉,冰裂紋,晨星稀”的藝術特點,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由于歷史原因汝瓷自北宋末年失傳斷代,后經老一輩藝術家們的不懈努力,在80年代將汝瓷燒制技藝全面恢復研制成功,通過國家召開的技術鑒定會,填補了陶瓷史上的空白。新一代的汝瓷從業者們一直沿襲傳統的制瓷工藝和配方。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于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和政策的影響,一些汝瓷中的傳統原料礦產越來越稀少,質量也很不穩定,也造成了制瓷成本的大大提高。因此尋找新的天然原料和進行新的原料配伍,越來越迫在眉睫。
本發明專利便是基于這樣的市場需求進行試驗和開發的。
隨著汝瓷產業化的發展,一些原料資源逐漸枯竭,比如黃金土,自北宋到現代,汝瓷的生產一直使用黃金土作為呈色原料。近年來,優質的黃金土礦藏已經很難找到,甚至有急功近利者在釉料中添加化學色劑達到呈色目的。尋找到環保的、穩定的天然替代原料,對汝瓷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基于這樣的現狀,我工作室自2017年進行探索和研究,找到了替代黃金土的天然原料——黑石頭,并根據該原料的成分分析,進行汝瓷天青釉釉料配比和試燒,現已取得理想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黑石頭為原料的汝瓷天青釉及其制備方法與燒制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以黑石頭為原料的汝瓷天青釉,由以下原料制成:登封長石、汝州長石、方解石、瑪瑙粉、黑石頭、骨灰、栗木灰。
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登封長石38%、汝州長石28%、方解石5%、瑪瑙粉6%、黑石頭20%、骨灰2%、栗木灰1%。
所述栗木灰的制備方法是:先將木灰放入大盆中,倒入清水,泡3h,然后攪拌使其充分稀釋,過50目篩,去除未燃燒充分的木柴和雜質,然后再次經80目篩過濾,過濾后沉淀6h后將水倒掉,留下固體物,自然干燥后即得。
所述瑪瑙粉的制備方法為:先將天然瑪瑙進行煅燒,燒制溫度為1200℃,燒制時間6~8h,在窯爐內自然升溫達到溫度即可降溫,降溫后的瑪瑙去除表面雜質,再用鄂破機粉碎,再入球磨機加等重量清水,打磨8h,之后經150目篩過濾,去除較大顆粒,然后沉淀后將水倒掉,留下固體物,自然干燥后得瑪瑙粉。
所述骨灰的制備方法為:將羊骨和牛骨按1:1的比例混合,經900℃燒制后,入球磨機打磨6h,經150目篩過濾,去除較大顆粒,然后沉淀后將水倒掉,留下固體物,自然干燥后即得。
所述黑石頭的化學組成的百分比含量為:SiO2 58.95%、Al2O3 12.82%、Fe2O35.11%、CaO 4.23%、MgO 2.53%、K2O 9.34%、Na2O 0.61%。
所述的以黑石頭為原料的汝瓷天青釉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向群,未經王向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020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干法制造棒形絕緣子的藍灰釉
- 下一篇:一種大紅色釉料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