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產氣莢膜梭菌β毒素抗體捕獲ELISA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588429.X | 申請日: | 2019-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616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榮;陳端;楚國茹;柴同杰;陳勇;鐘招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5/20 | 分類號: | C12N5/2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譽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37240 | 代理人: | 薛鵬喜 |
| 地址: | 271018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莢膜 毒素 抗體 捕獲 elisa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動物免疫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產氣莢膜梭菌β毒素抗體捕獲ELISA檢測方法。本發明以抗產氣莢膜梭菌β毒素的單克隆抗體包被酶標板,以天然產氣莢膜梭菌β毒素作為捕獲抗原,建立產氣莢膜梭菌β毒素抗體捕獲ELISA檢測方法。本發明具有快速簡便、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等特點,適用于產氣莢膜梭菌β毒素抗體的檢測、流行病學調查及疫苗免疫效果評價等方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動物免疫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產氣莢膜梭菌β毒素抗體捕獲ELISA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產氣莢膜梭菌(C.perfringens)又稱魏氏梭菌(C.welchii),廣泛存在于自然環境中,并見于幾乎所有溫血動物的消化道內,屬于人和動物腸道內正常菌群的成員。產氣莢膜梭菌能引起羔羊痢疾和羔羊、牛犢、仔豬、家兔、雛雞的壞死性腸炎、腸毒血癥等疾病,發病急、死亡率高,是嚴重危害養殖業的重要疾病,是近年來我國家畜“猝死癥”的主要病原,給各國畜牧業發展帶來巨大經濟損失。C型產氣莢膜梭菌主要產生β毒素(CPB),本菌能引起人類氣性壞疽及多種動物的腸毒血癥和壞死性腸炎,當家畜被感染后其體內產生β毒素抗體,因此β毒素抗體是診斷C產氣莢膜梭菌病的重要依據之一。
目前,檢測產氣莢膜梭菌β毒素抗體的方法主要有中和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等,其中,中和試驗檢測產氣莢膜梭菌毒素抗體的經典方法,雖然簡單可靠,但費時費工;因此,中和試驗不適合大規模樣品的檢測和基層使用。而ELISA檢測具有操作簡單快速、成本低廉、可同時檢測大量樣品等優點,因此,發展產氣莢膜梭菌β毒素抗體的ELISA檢測方法,能夠為產氣莢膜梭菌病的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疫苗免疫效果評價等提供有效工具。
葉寶宏等建立了一種產氣莢膜梭菌β毒素抗體的間接ELISA檢測方法,其將原核表達重組質粒pET-28α-β轉化大腸桿菌BL21(DE3)感受態細胞,用IPTG進行誘導表達,表達產物經鎳柱親和層析純化、尿素梯度透析復性后進行Western?blot鑒定,用復性的β毒素重組蛋白作為包被抗原,通過優化間接ELISA試驗條件,建立產氣莢膜梭菌β毒素抗體的間接ELISA檢測方法。但是該方法是以原核表達的重組蛋白作為抗原,抗原決定簇的暴露和展現較差,對β毒素抗體的檢測敏感性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發明的目的是建立一種產氣莢膜梭菌β毒素抗體捕獲ELISA檢測方法,用于產氣莢膜梭菌β毒素抗體的檢測、流行病學調查及疫苗免疫效果評價等。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雜交瘤細胞株,保藏編號為CGMCC?NO.14894。
本發明所述雜交瘤細胞株由以下方法制備獲得:
利用純化后的天然產氣莢膜梭菌β毒素作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后小鼠的脾細胞與SP2/0細胞融合,再進行陽性克隆與亞克隆的篩選,最終篩選出一株能夠穩定分泌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2C8A,分類命名為產氣莢膜梭菌beta毒素雜交瘤細胞,并于2017年12月8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編號為CGMCC?NO.14894。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單克隆抗體,由保藏編號為CGMCC?NO.14894的雜交瘤細胞株分泌產生。
所述單克隆抗體是由雜交瘤細胞株的培養液中獲得;或用雜交瘤細胞株接種到實驗動物腹腔產生腹水而獲得。
采用本發明雜交瘤細胞株制備的單克隆抗體,其特異性強、敏感性好、效價高。基于此,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上述雜交瘤細胞株或單克隆抗體在制備檢測產氣莢膜梭菌β毒素抗體的試劑盒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種檢測產氣莢膜梭菌β毒素抗體的ELISA試劑盒;所述試劑盒包含有保藏編號為CGMCC?NO.14894的雜交瘤細胞株分泌的單克隆抗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農業大學,未經山東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8842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