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過RAPD檢測鑒別螺旋藻藻絲瀝水性能優劣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582527.2 | 申請日: | 2019-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412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汪志平;汪凡越;盧奇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9 | 分類號: | C12Q1/689;C12Q1/6858;C12Q1/04;C12R1/89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駿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過 rapd 檢測 鑒別 螺旋藻 瀝水 性能 優劣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螺旋藻生產技術,旨在提供一種通過RAPD檢測鑒別螺旋藻藻絲瀝水性能優劣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從培植池取鈍頂螺旋藻藻液,用毛細吸管顯微分離法挑取長度≥300μm的藻絲單體,培養成藻絲群體;對所得藻絲群體取樣,然后進行隨機擴增多態性DNA分析與檢測;如果最終無法用引物S90擴增出590bp的條帶,表明被鑒別藻絲具有良好瀝水性能;反之,則表明被鑒別藻絲瀝水性能差。本發明的方法基于RAPA技術鑒別螺旋藻藻絲瀝水性優劣,與常規方法相比不僅簡便、高效,而且成本低,并適合高通量篩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螺旋藻生產技術,特別涉及一種通過RAPD檢測鑒別螺旋藻藻絲瀝水性能優劣的方法。
背景技術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種光合放氧、呈規則螺旋的原核絲狀微藻,系藍藻門(Cyanophyta)、顫藻目(Oscillatoriales)、顫藻科(Oscillatoriaceae)的一個屬[武漢植物學研究,1997,15(4):369-374]。因富含優質蛋白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而受到國內外的極大關注,并已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龐大的螺旋藻產業,成為目前全球研究開發規模最大,應用前景最廣泛的經濟微藻。目前國內外螺旋藻粉生產,普遍采用循環式跑道池培養,再用孔徑約50μm的濾網過濾采收與清洗藻體,并瀝至自然不滴水時,將藻泥噴霧干燥制得干粉。這一工藝雖成熟且已基本實現自動化,但因螺旋藻在培植過程中會因溫度、光照、培養液成分等變化,藻絲會發生源于DNA突變的變短、變小、變直、瀝水性能變差等多種變異,進而嚴重影響螺旋藻的采收與干燥[Journal of Phycology,2005,41(3):622–628]。目前,絕大多數螺旋藻基地藻體采收后瀝至自然不滴水時,藻泥的含水量仍高達95%以上,即100kg藻泥干燥所得藻粉不足5kg,干燥1kg藻粉至少需消耗6元的燃油或天然氣。如此高的干燥能耗,不僅極大限制了螺旋藻粉作為優質飼料蛋白源在畜禽和水產養殖等需求量更大領域的大規模應用,而且一些生產基地為降低干燥成本而擅自燃燒煤炭甚至柴薪,嚴重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為此,國內外近20多年來,一直試圖利用連續離心、減壓抽濾、吸附交換等脫水工藝,降低螺旋藻藻泥的持水量,但因藻體的瀝水性能差、藻細胞的抗機械作用力性能低等原因,而均未能奏效。同時,國內外至今仍沿用“隨機分離藻絲單體→培養成藻絲群體→室內轉接培養→室外擴大培養→瀝水性能檢測→用于生產培植”,這一篩選高瀝水性能螺旋藻藻絲的傳統方法,工序繁瑣、耗時長、成功率低,在實際生產應用中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建立簡便、高效、高通量鑒別螺旋藻藻絲瀝水性能優劣的方法,以滿足當前國內外螺旋藻產業不斷發展的實際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通過RAPD檢測鑒別螺旋藻藻絲瀝水性能優劣的方法。
為解決技術問題,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提供一種通過RAPD檢測鑒別螺旋藻藻絲瀝水性能優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從培植池取鈍頂螺旋藻藻液,用毛細吸管顯微分離法挑取長度≥300μm的藻絲單體,培養成藻絲群體;
(2)對步驟(1)中所得藻絲群體取樣,然后進行隨機擴增多態性DNA(Random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簡稱RAPD)分析與檢測;如果最終無法用引物S90擴增出590bp的條帶,表明被鑒別藻絲具有良好瀝水性能;反之,則表明被鑒別藻絲瀝水性能差。
本發明中,所述步驟(1)中的培養條件為:以40 W日光燈為光源,培養液面的光照強度為54μmol photons·m-2·d-1;按光照12h和黑暗12h交替的方式控制光照條件,光照時溫度28℃、黑暗時溫度20℃。
本發明中,該方法具體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825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