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產率紅色熒光碳量子點材料的合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71830.2 | 申請日: | 2019-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731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潘瑞琨;郭志航;潘一路;趙祺;龔甜;樂耀昌;曹萬強;程佳吉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65 | 分類號: | C09K11/65;B82Y20/00;B82Y40/00;H01L33/5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河山金堂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丁齊旭 |
| 地址: | 430076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量子點材料 紅色熒光 合成 前驅體溶液 高產率 懸濁液 制備 聚四氟乙烯內襯 二甲基甲酰胺 熒光量子產率 白光二極管 堿溶液處理 水熱反應釜 分離提純 合成工藝 極性溶劑 生物檢測 碳化處理 完全溶解 激發光 量子點 波長 稱量 氮源 紅光 洗滌 保溫 冷卻 發射 應用 生產 | ||
1.一種高產率紅色熒光碳量子點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分別稱量0.8~1.2g碳源和1.8~2.2g氮源,加入到9~11mL溶劑N,N-二甲基甲酰胺中,攪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前驅體溶液;
b)、將步驟a)得到的前驅體溶液轉移到25mL聚四氟乙烯內襯水熱反應釜中保溫,溫度180℃,時間6h,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懸濁液;
c)、在步驟b)得到的懸濁液中按懸濁液和堿溶液體積比1:2加入堿溶液,堿溶液的摩爾濃度為0.5~5mol/L,攪拌2~5min,在8000~15000rpm下離心分離,取沉淀物加入去離子水洗滌后,再次8000~15000rpm離心,再收集沉淀物,然后將沉淀物在60℃真空干燥得到紅色熒光碳量子點材料;
通過加入不同種類堿溶液,以及調節不同濃度0.5~5mol/L能得到發光效果不同的碳量子點,其絕對熒光量子產率為12.07%~34.09%。
所述碳源為檸檬酸;
所述氮源為尿素;
所述堿溶液為氫氧化鋰、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氨水,優選為氫氧化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產率紅色熒光碳量子點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絕對熒光量子產率為合成的碳量子點分散在稀乙醇溶液(體積分數50.5%)中通過液體積分球測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產率紅色熒光碳量子點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懸濁液中加入LiOH水溶液得到的碳量子點相比于其他堿溶液絕對熒光量子產率最高,其同濃度(1.25mol/L)不同堿金屬溶液對應的絕對熒光量子產率為Li+----34.09%>Na+----29.29%>K+----27.6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產率紅色熒光碳量子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采用不同波長的激發光(300~600nm)照射時,均發射波長峰值在610~630nm左右的紅色熒光,具有激發光波長無依賴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產率紅色熒光碳量子點材料的應用,其特征在于紅色熒光碳量子點材料在制備白光二極管(WLED)以及生物檢測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大學,未經湖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7183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