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原位制備多孔硅碳復合材料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566125.3 | 申請日: | 2019-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501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徐剛;陳大瑾;陶傳英;韓高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38;H01M4/62;B82Y30/00;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牛世靜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原位 制備 多孔 復合材料 方法 | ||
1.一種原位制備多孔硅碳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帶正電荷的聚合物與溶劑混合,得到混合液;
所述帶正電荷的聚合物選自聚乙烯亞胺,重均分子量選自5~15W;
所述溶劑為有機溶劑與水組成的混合溶劑;
所述有機溶劑的選擇需滿足可與水互溶,且與水組成的混合溶劑可同時溶解所述帶正電荷的聚合物;
(2)將硅源與步驟(1)所述的混合液混合,經水解反應完全后得到懸浮液,再經后處理A得到硅碳前驅體;所述硅源選自正硅酸乙酯、偏硅酸乙酯、聚硅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種;
(3)將所述硅碳前驅體與鎂粉混合,經鎂熱還原反應得到粗產物,再經后處理B得到所述多孔硅碳復合材料;所述多孔硅碳復合材料的顆粒尺寸為20~60n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制備多孔硅碳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
所述有機溶劑選自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制備多孔硅碳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混合液的濃度為0.005~0.05g/m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制備多孔硅碳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溶劑為乙醇與水的混合溶劑;
所述乙醇與水的體積比為10~60:1。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原位制備多孔硅碳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混合液的濃度為0.00625~0.03125g/mL。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制備多孔硅碳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
所述硅源與所述混合液的體積比為1:10~5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制備多孔硅碳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
所述硅源選自正硅酸乙酯;
所述硅源與所述混合液的體積比為1:11~28。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制備多孔硅碳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
所述水解反應的溫度為25℃~70℃
所述后處理A包括離心處理和干燥處理。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制備多孔硅碳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
所述硅碳前驅體與鎂粉的質量比為0.5~2:1;
所述鎂熱還原反應在保護氣氛下進行,反應溫度為650~750℃。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制備多孔硅碳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后處理B,具體為:
將粗產物進行鹽酸洗滌后再進行真空干燥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6612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