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梯形增亮膜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55414.3 | 申請日: | 2019-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35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剛;夏寅;付坤;劉建凱;陳建文;鐘林;唐海江;張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5/00 | 分類號: | G02B5/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策略律師事務所 11546 | 代理人: | 張華 |
| 地址: | 31504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梯形 增亮膜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光學膜,尤其涉及一種梯形四棱柱間隔排列,準直光可透過的新型梯形增亮膜及其制備方法。為了解決現有增亮膜無法讓準直光透過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梯形增亮膜。所述新型梯形增亮膜包括基材層和結構層,所述結構層置于基材層之上,所述結構層包括若干個梯形四棱柱,所述梯形四棱柱間隔排列、互不相接,間隔區域平整光滑,準直光可透過,所述梯形四棱柱的橫截面是梯形,平臺區域平整光滑,準直光可透過,梯形的側邊均限制在底邊(下底)正上方除平臺(上底)的空間內,不會阻擋間隔區域和平臺區域的準直光透過,所述梯形四棱柱的底面始終互相平行且縱剖面始終互相平行。該新型梯形增亮膜具有較好的準直光透過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光學膜,尤其涉及一種梯形四棱柱間隔排列,準直光可透過的新 型梯形增亮膜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目前最常見的顯示技術,需要借助背光模組 BLU(BackLightUnit)提供高亮、均勻的光源才能達到顯示效果。BLU中包含了反射膜、 擴散膜和增亮膜三種主要的光學膜片。
擴散膜DIF(Diffuser)在BLU中主要發揮勻光作用,置于增亮膜的下方,為其提供均 勻的面光源。增亮膜BEF(Brightness EnhancementFilm)在BLU中主要發揮聚光作用,置于擴散片的上方,將擴散片提供的均勻光線重新匯聚到中心視角以內(一般與發光面法線夾 角為35°內),可以顯著提高法線方向的發光強度以及正視亮度。
傳統增亮膜一般為緊密排列的棱鏡結構(三棱柱)陣列,橫截面一般為三角形,通過 光線在棱鏡結構的側面折射、全反射以及相鄰棱鏡結構之間的多次折射,產生光線的正視 累積效果和回收利用效果,實現了對絕大部分光線的出射角控制。由于增亮的光學原理完 全依賴于棱鏡結構本身,因此傳統增亮膜的棱鏡結構均緊密排列(如圖1所示),不存在間 隔,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亮度。
然而,這種傳統增亮膜的結構設計實際上是不夠靈活的,在某些情況下會受到應用局 限:當平行光線需要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穿過棱鏡結構時,由于斜面無處不在,光線必定 會發生偏轉,破壞其準直性(如圖2所示);如果以準直光線的透過率來評價這一性能,傳 統增亮膜是非常差的,準直光透過率一般小于1%,尤其是正交的兩張增亮膜,準直透過率甚至接近0。
目前,在具有圖案識別的設備中,特別是指紋識別的液晶顯示設備中,來自指紋的反 射準直光(指紋圖案)從上而下傳播時,需要盡可能保持準直性穿過各類光學膜材,才能使指紋識別模組能夠接收到足夠強度的特定光信號(如紅外光),達到指紋識別模組的成像要求,最終實現指紋圖案的解析和身份識別。
顯然,傳統增亮膜在這種應用場合,存在無法讓準直光透過的嚴重短板,滿足不了成 像所需準直光透過率的要求。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提出進一步的解決方案,開發具有準直光可透過的新型 梯形增亮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增亮膜無法讓準直光透過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梯形增亮膜及其 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增亮膜的梯形四棱柱間隔排列,準直光可透過,該新型梯形增亮 膜具有較好的準直光透過性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梯形增亮膜,該新型梯形增亮膜包括基材層和結構層,所述結構 層置于基材層之上,所述結構層包括若干個梯形四棱柱,所述梯形四棱柱間隔排列,相鄰 梯形四棱柱之間為間隔區域。所述梯形四棱柱的底面位于基材層上方。
所述梯形四棱柱間隔排列、互不相接。所述間隔區域平整光滑,準直光可透過。所述 梯形四棱柱的橫截面是梯形,所述梯形四棱柱的上表面為平臺區域,所述平臺區域平整光 滑,準直光可透過,梯形的側邊均限制在底邊(下底)正上方除平臺(上底)的空間內, 不會阻擋間隔區域和平臺區域的準直光透過,所述梯形四棱柱的底面始終互相平行且縱剖面始終互相平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5541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