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數據融合的睡眠狀態監測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451708.1 | 申請日: | 2019-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511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有群;朱侃杰;馬娜;陳戀戀;殷明君;徐楨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如一探索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賈允 |
| 地址: | 518101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數據 融合 睡眠 狀態 監測 方法 裝置 設備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數據融合的睡眠狀態監測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所述方法包括預設第一時間周期內采集由翻轉運動觸發的至少一個軸加速度變化量;根據采集到的軸加速度變化量判斷是否進入疑似睡眠狀態;若進入疑似睡眠狀態,則與智能終端進行通信以獲取至少一個第一判定參數;根據所述第一判定參數判斷是否進入睡眠狀態。本發明不僅通過智能穿戴設備采集用戶的活動量以判斷用戶是否進入疑似睡眠狀態,還進一步依托于與智能穿戴設備通信的智能終端采集數據,并進一步判斷是否進入睡眠狀態,通過與智能終端進行通信,可以排除疑似睡眠狀態中的低活動量行為的干擾,得到更為準確的睡眠判定結果,從而顯著提升睡眠判斷的準確度,從而增加用戶粘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穿戴領域,尤其涉及基于數據融合的睡眠狀態監測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
背景技術
現有的睡眠狀況檢測方法有多導睡眠監測方法、基于壓力傳感器檢測方法和基于翻轉檢測方法等。多導睡眠監測方法是睡眠檢測方法中的“金標準”,通過多種傳感器獲得人體生理信號,最終記錄出不同的圖形以供分析。該方法可以提供被測者多項生理參數,但所用設備不僅價格昂貴,操作復雜,且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同時被測者需要在身上粘貼多種傳感器,隨之帶來的心理負荷影響大。
基于壓力傳感器的睡眠狀況檢測方法是通過壓力傳感器采集人體睡眠過程中引起的震動進行睡眠質量分析。此方法雖然不會給被測者產生任何生理或心理上的影響,但傳感器的布設位置對測量精度會產生較大影響,而且只適用于單人測量。
基于翻轉檢測的睡眠狀況檢測方法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過佩戴于手臂的加速度傳感器來采集睡眠過程中翻轉運動時的各軸加速度變化數據,然后對所得數據進行相應算法的計算從而得到睡眠質量指標。此方法不僅測量準確,而且操作簡單,便于佩戴。但是,單一的基于翻轉檢測的睡眠狀況檢測方法難以判斷用戶在靜止狀態下是處于睡眠狀態或是低活動量狀態,比如用戶靠在沙發上看電視電腦,用戶躺在床上玩手機等,這時候基于翻轉檢測生的數據跟用戶睡眠時產生的數據特征非常類似,很難區分出用戶實際是否在睡眠中。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難以區分睡眠狀態或是低活動量狀態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基于數據融合的睡眠狀態監測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數據融合的睡眠狀態監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預設第一時間周期內采集由翻轉運動觸發的至少一個軸加速度變化量;
根據采集到的軸加速度變化量判斷是否進入疑似睡眠狀態;
若進入疑似睡眠狀態,則與智能終端進行通信以獲取至少一個第一判定參數;
根據所述第一判定參數判斷是否進入睡眠狀態。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數據融合的睡眠狀態監測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軸加速度變化量模塊,用于預設第一時間周期內采集由翻轉運動觸發的至少一個軸加速度變化量;
疑似睡眠狀態判斷模塊,用于根據采集到的軸加速度變化量判斷是否進入疑似睡眠狀態;
第一判定參數獲取模塊,用于若進入疑似睡眠狀態,則與智能終端進行通信以獲取至少一個第一判定參數;
睡眠狀態判斷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判定參數判斷是否進入睡眠狀態。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包括處理器和存儲器,所述存儲器中存儲有至少一條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碼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條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碼集或指令集由所述處理器加載并執行以實現一種基于數據融合的睡眠狀態監測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如一探索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如一探索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4517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