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酞菁銅/聚苯胺復合薄膜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446795.1 | 申請日: | 2019-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240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歐陽密;胡旭明;邵雄超;呂曉靜;陳璐;張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5D13/04 | 分類號: | C25D13/04;C25D9/02;G02F1/1514;G02F1/153;G02F1/155;C08G7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王兵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酞菁銅 苯胺 復合 薄膜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酞菁銅/聚苯胺復合薄膜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所述的方法為:在二電極電解池中,酞菁銅為溶質,三氟乙酸為質子酸,三氯甲烷為電解溶劑,以氧化銦錫導電玻璃電極為陰極,以鉑電極為陽極,進行恒電壓電沉積,得到沉積在氧化銦錫導電玻璃電極上的酞菁銅薄膜;然后在三電極電解池體系中,以苯胺為單體,以硫酸為支持電解質,以去離子水為電解溶劑,以氧化銦錫導電玻璃/酞菁銅電極為工作電極,以鉑電極為輔助電極,以銀/氯化銀電極為參比電極,在室溫下采用恒電位法進行電化學聚合反應,得到酞菁銅/聚苯胺復合薄膜。本發明制備方法成本較低、操作簡單、綠色環保且復合薄膜具有優異的電致變色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酞菁銅/聚苯胺復合薄膜及其制備方法,此方法制 備的復合薄膜可應用于電致變色器件中。
背景技術
電致變色(EC)根據材料的不同可以分為無機EC材料和有機EC 材料;無機電致變色材料主要有WO3、TiO2、NiO等具有良好的光化 學穩定性,但是無機電致變色材料顏色單一,大部分材料只能在兩種 顏色之間切換;變色速度慢,一般都在幾秒甚至十幾秒;與無機電致 變色材料相比,而有機電致變色材料具有結構易修飾、種類多以及光 學對比度高等特點備受人們青睞。
在光電導方面金屬酞菁化合物的應用也較為普遍。金屬酞菁化合 物作為光電導材料,在靜電復印、激光打印及制版印刷等領域也倍受 青睞。除此之外,金屬酞菁化合物在分子工程和生物醫學領域也引起 了廣泛關注。例如,金屬酞菁化合物在600-700nm波段存在較強的吸 收,當它被注入到生物體內,受到適當波長的光激發時,可敏化某些 氧化還原反應,從而有效的殺死病變組織細胞。
在實際應用中,電致變色材料除了應具有多色顯示、高光學對比 度、加工性好以及可柔性顯示等性能外,還需要滿足快速響應、高穩 定性等要求,但單層電致變色薄膜往往性能不能滿足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酞菁銅/聚苯胺復合薄膜及其制 備方法與應用。
本發明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所述的酞菁銅/聚苯胺復合薄膜具體按如下方法進行制備:
(1)在二電極電解池體系中,以酞菁銅(CuPc)為溶質,三氟 乙酸為質子酸,三氯甲烷為電解溶劑,混合均勻得到電解液A,以氧 化銦錫導電玻璃電極為陰極,以鉑電極為陽極,室溫下,采用恒電壓 電沉積的方法,在-10~-4v負電壓下電沉積,當沉積電荷量達到 -0.001~-0.005C時,電沉積結束,得到沉積在氧化銦錫導電玻璃電極 上的酞菁銅藍色薄膜,經淋洗、烘干得到氧化銦錫導電玻璃/酞菁銅 電極(ITO/CuPc);所述的電解液A中,所述的酞菁銅(CuPc)的初 始終濃度為0.01~0.1mmol/L,所述的三氟乙酸與三氯甲烷的體積比為 1~5:100;
(2)在三電極電解池體系中,以苯胺(ANI)為單體,以98%wt 濃硫酸(H2SO4)為支持電解質,以去離子水為電解溶劑,混合均勻 得到電解液B,以步驟(1)得到的氧化銦錫導電玻璃/酞菁銅(ITO/CuPc) 電極為工作電極,以金電極或鉑電極為輔助電極,以銀/氯化銀電極 為參比電極,在室溫下采用恒電位法,在0.6~1.2V電壓條件下進行 電化學聚合反應,當聚合電量達到0.02~0.1C時,聚合結束,然后在 -0.8~-0.2V負電位下脫摻雜50~100s,得到沉積在工作電極上的聚合 物薄膜,經淋洗、干燥得到酞菁銅/聚苯胺復合薄膜;所述的電解液B 中,所述的苯胺單體的初始終濃度為0.1~1.0mol/L;所述的支持電解 質濃硫酸(H2SO4)初始終濃度為0.05~0.15mol/L。
本發明所述的三氯甲烷溶劑規格為分析純。
進一步,步驟(1)中,所述的電壓優選為-8V。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4467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