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機動車的蓄電池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432901.0 | 申請日: | 2019-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346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K.莫索爾夫;R.尤爾利希;M.威爾格羅思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50/244 | 分類號: | H01M50/244;H01M50/249;H01M10/653;H01M10/6554;H01M10/6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李萌 |
| 地址: | 德國沃***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機動車 蓄電池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機動車的蓄電池系統、尤其是至少也部分地設置用于機動車的驅動裝置的蓄電池系統(10)。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機動車的蓄電池系統(10),所述蓄電池系統具有布置在所述蓄電池系統中的元件的改善的熱學上的并且同時平衡公差的連接。按照本發明的蓄電池系統(10)布置在蓄電池系統殼體中,在所述蓄電池殼體中還布置有至少一個連有蓄電池系統殼體的單體模塊(16)和至少一個用于所述單體模塊(16)的冷卻系統(22),在所述蓄電池系統殼體中布置有至少一個用作空隙填充結構(12)的間隔織物(14),所述間隔織物具有金屬元素和/或碳纖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機動車的蓄電池系統,尤其涉及一種至少也部分地設置用于機動車的驅動裝置的蓄電池系統,所述蓄電池系統布置在蓄電池系統殼體中,在所述蓄電池系統殼體中還布置有至少一個連有蓄電池系統殼體的單體模塊和至少一個用于所述單體模塊的冷卻系統。這種蓄電池系統在實際中通常具有至少12kW的額定功率(持續功率)和/或放出至少40A的電流強度。這種蓄電池系統(彼此無關地或互為補充地)通常由多個相互連接的單體模塊構成。每個單體模塊在此具有至少8kg、至少18kg、至少20kg、至少25kg或者至少30kg的重量。按照本發明的由多個這種單體模塊構成的蓄電池系統總體上通常具有至少200kg、至少600kg、至少700kg或者至少800kg的重量。按照本發明的蓄電池系統的尺寸在實際中通常是這樣的,即單體模塊的至少一側具有至少10cm、大部分也具有至少25cm、至少30cm、至少40cm或者至少50cm的長度。這些長度數據通常也適用于至少一個其他的幾何尺寸、例如寬度,或者甚至適用于兩個其他的尺寸、即寬度和高度。與之相應地,這些數據同樣適用于具有至少一個這種單體模塊的蓄電池系統。與其他用途的能量存儲裝置、例如家用設備的能量存儲裝置相比,按照本發明的蓄電池系統和布置在其中的單體模塊因此相對較大并且較重。
背景技術
由專利文獻DE 10 2015 114 778 A1已知一種間隔織物,所述間隔織物由具有導電的絲線的扁平的第一織物層、扁平的第二織物層和連接所述織物層的間隔絲線構成。導電的絲線在此具有可導電的涂層。在第一織物層中,相鄰的導電的絲線整面地或者在沿著制造方向延伸的導電條帶中直接電接觸地相互連接。此外,導電的絲線由配設有涂層的塑料的復絲(Multifilamentgarn)構成,所述塑料的復絲具有低于250dtex的細度并且在第一織物層中織有具備至少兩個線圈縱行的層,其中,在導電的絲線中,導電的涂層的份額低于50質量百分比(50質量%)。針對該間隔織物的應用的可能性可參考能夠加熱的裝飾件,在所述裝飾件中應當使用具有覆蓋層的間隔織物區段,所述覆蓋層具有導電的絲線。所述覆蓋層在此應當布置在配設有導電的絲線的第一織物層上,從而隨即在所述第一織物層下方通過間隔絲線和第二織物層確保有利的絕緣效果。在專利文獻DE 10 2015 114 778 A1中并未闡述所述間隔織物在用于機動車的蓄電池系統中的其它的應用可能性和尤其是布置方式。
由專利文獻DE 10 2012 101 265 A1已知一種具有至少一個存儲器單體的能量存儲器裝置和這種存儲器單體的電極材料的體積壓縮方法。該能量存儲器裝置具有至少一個電極裝置以及用于補償所述至少一個電極裝置的體積變化的、能夠在至少一個方向上可逆地壓縮的和/或能夠解壓縮的體積補償元件。在此例如涉及了形式為間隔織物的三維的紡織物,其中,建議了導電的紗線的應用和借助這種導電的紗線的通孔的三維的紡織物。所述間隔紡織物的與用于機動車的蓄電池系統相關的布置結構未在該專利文獻中公開。
由專利文獻EP 1 040 909 A1已知一種使用在層壓機(Laminierpressen)中的擠壓襯墊,所述擠壓襯墊具有兩個外層和布置在所述外層之間的、沿著厚度方向具有彈性的襯墊層。所述外側在此由間隔紡織物的兩個層連同與所述層相連的間隔絲線構成,其中,至少一部分間隔絲線設計為導熱絲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4329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