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具有增強免疫活性的青蛤多糖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10369722.7 | 申請日: | 2019-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285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宋爽;曹春陽;宮悅;閆春紅;艾春青;溫成榮;付穎寰;董秀萍;祁立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工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B37/00 | 分類號: | C08B37/00;A61K31/715;A61P37/04;A23L33/125 |
| 代理公司: | 大連格智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劉琦 |
| 地址: | 116034 遼寧省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增強 免疫 活性 多糖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具有增強免疫活性的青蛤多糖,所述青蛤多糖的主鏈由→4)?α?D?Glcp(1→構成,所述青蛤多糖結構中→4)Glc(1→和→4,6)Glc(1→的比例為6.8:1,分子量為380KDa,單糖組成為甘露糖:葡萄糖=1:35;以青蛤為原料,經(jīng)過包括脫脂、酶解、絡合沉淀、醇沉除雜和DEAE?纖維素柱純化等步驟,制得青蛤多糖;本發(fā)明所得青蛤多糖能促進RAW 264.7細胞生成NO,在所述青蛤多糖1~10μg/mL范圍內(nèi)能極顯著提高RAW 264.7細胞NO分泌能力且與劑量呈正相關;所述青蛤多糖可作為開發(fā)免疫調(diào)節(jié)藥物及功能性食品的重要來源,為海洋貝類的高值轉化提供理論依據(jù)和實踐指導。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活性多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增強免疫活性的青蛤多糖、提取方法及其在增強免疫的功能食品或藥品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青蛤(Cyclina sinensis),又稱黑蛤、鐵蛤、圓蛤、蛤蜊、牛眼蛤,廣泛分布于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以及海南島等地,是我國南北沿海習見和主要的食用雙殼貝類,在我國灘涂貝類養(yǎng)殖中占有重要的經(jīng)濟地位。青蛤不但具有食用價值,而且還具有藥用價值,是非常重要的海洋藥物;《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本草綱目》等均將青蛤作為一種常用藥物收錄其中。青蛤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及藥用價值,故青蛤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
現(xiàn)代醫(yī)學、分子生物學及細胞生物學的發(fā)展,使人們認識到免疫系統(tǒng)紊亂不僅會產(chǎn)生諸多疾病,且與人體衰老和中老年人多發(fā)病如腫瘤、高血壓、糖尿病甚至精神病發(fā)生均有密切關系。因此,尋找高效的免疫調(diào)節(jié)劑已成為當代新藥或功能保健品的發(fā)展方向之一。諸多的免疫調(diào)節(jié)劑中,多糖類最為引人注目,多糖具有突出的免疫調(diào)節(jié)活性,且對機體正常細胞和組織基本沒有毒性,可作為開發(fā)免疫調(diào)節(jié)藥物及功能性食品的重要來源。但目前具有免疫活性的多糖來源極其有限,因此,亟需開發(fā)新的具有高免疫活性的多糖解燃眉之急。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青蛤多糖,以青蛤貝肉為原料,通過脫脂、雙酶法酶解、季銨鹽絡合沉淀、純化等過程制備得到一種多糖成分。主鏈結構為→4)-α-D-Glcp-(1→,1μg/mL的劑量即可增強免疫活性。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具有增強免疫活性的青蛤多糖,所述青蛤多糖的主鏈由→4)-α-D-Glcp(1→構成,所述青蛤多糖結構中→4)Glc(1→和→4,6)Glc(1→的比例為6.8:1,分子量為380KDa,單糖組成為甘露糖:葡萄糖=1:35。
所述具有增強免疫活性的青蛤多糖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
S1、制備脫脂粉:取青蛤肉凍干后破碎成青蛤粉,使用丙酮對所述青蛤粉進行脫脂,干燥得脫脂粉;
S2、酶解:取步驟S1所述脫脂粉,每克脫脂粉中加入2~5mL 0.05mol/L的半胱氨酸-EDTA二鈉溶液和15~25mL 0.05mol/L、pH=8的K2HPO4緩沖液,再加入胰蛋白酶干粉,37℃、100~150rpm振蕩酶解2~5h,得混合溶液1;向所述混合液1中加入木瓜蛋白酶干粉,65℃、100~150rpm振蕩酶解1~5h得混合液2;
其中,所述胰蛋白酶的添加量為每克脫脂粉加入1250~7500U的胰蛋白酶;所述木瓜蛋白酶的添加量為每克脫脂粉加入10000~60000U的木瓜蛋白酶;
S3、滅酶:將步驟S2所述混合液2加熱,使酶失活,冷卻到室溫,離心取上清液;
S4、絡合沉淀:向步驟S3所述上清液中加入質(zhì)量百分濃度(m/m)0.1%~15%的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溶液(CPC),室溫放置2~48h,離心取沉淀1;
其中,所述質(zhì)量濃度(m/m)0.1~15%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溶液的添加量為:以步驟S2所述脫脂粉的添加量為參照,每克脫脂粉對應添加1~2mL質(zhì)量濃度(m/m)0.1~15%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工業(yè)大學,未經(jīng)大連工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972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