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燃煤企業廢氣脫硫脫硝及資源化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9600.8 | 申請日: | 2019-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996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2 |
| 發明(設計)人: | 林映津;曾小妹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川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5 | 分類號: | B01D53/75;B01D53/84;B01D53/56;B01D53/96;B01D53/78;B01D53/50;B01D53/60;F23J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廢氣管 堿吸收塔 燃煤 反應塔 生物反應器 二氧化氯 廢氣脫硫 燃煤爐 資源化 脫硝 堿液回收管 高效降解 堿液儲槽 企業經濟 燃煤煙氣 小爐膛 協調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燃煤企業廢氣脫硫脫硝及資源化設備。包括燃煤爐和堿吸收塔,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煤爐通過一級廢氣管與光走廊生物反應器相連,光走廊生物反應器通過二級廢氣管與二氧化氯反應塔相連,二氧化氯反應塔通過三級廢氣管與堿吸收塔相連,堿吸收塔一端通過堿液回收管與堿液儲槽相連,另一端通過四級廢氣管與小爐膛相連。它能高效降解燃煤煙氣中的SO2和NOx,促使燃煤企業經濟環境相互協調和共同發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燃煤煙氣凈化處理及大氣污染物防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燃煤企業廢氣脫硫脫硝及資源化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對煙氣同時脫硫脫硝技術依據處理煙氣介質的物理狀態分為干法和濕法,濕式脫硫脫硝,主要包括氧化吸收法和絡合吸收法,已成為燃煤脫硫脫硝的主要發展趨勢,但也存在設備易腐蝕、吸收液制備設備龐大、能耗大、處理效果有限等缺點,要提高脫硫脫硝的處理效率會使成本大幅度提高,同時濕法脫硫脫硝石膏消耗量大、再生使用困難、易造成二次污染,后期處理費用高,間接的加大了成本,不適合可持續發展經濟需求。干法、半干法工藝具有運行成本低、設備簡單、硫便于回收等優點,是極具發展前景的煙氣凈化技術,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技術和經濟等方面的缺陷有待解決,目前國內外對干法脫硫脫硝還未實現較為廣泛的工業化應用。
藻類分布的范圍極廣,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適應性較強,在只有極低的營養濃度、極微弱的光照強度和相當低的溫度下也能生活。藻類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將CO2固定轉化為自身生物質,而且可以利用一氧化氮作為氮源合成自身的蛋白質,氮是藻類養殖過程中消耗量最大的元素之一,隨著藻類研究應用的不斷深入,在解決人類目前普遍存在的環境污染等問題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利用藻類的特性對燃煤廢氣脫硫脫硝技術改進的創新極具發展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燃煤企業廢氣脫硫脫硝及資源化設備,它能高效降解燃煤煙氣中的SO2和NOx,促使燃煤企業經濟環境相互協調和共同發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燃煤企業廢氣脫硫脫硝及資源化設備,包括燃煤爐和堿吸收塔,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煤爐通過一級廢氣管與光走廊生物反應器相連,光走廊生物反應器通過二級廢氣管與二氧化氯反應塔相連,二氧化氯反應塔通過三級廢氣管與堿吸收塔相連,堿吸收塔一端通過堿液回收管與堿液儲槽相連,另一端通過四級廢氣管與小爐膛相連;所述的光走廊生物反應器頂部設有燈帶,中部設有一排藻液噴淋頭;所述的一種燃煤企業廢氣脫硫脫硝及資源化設備的藻液反應流程工藝,是由所述的藻類噴淋頭通過藻類流入管與藻液儲存器相連,藻液儲存器另一端通過藻液流入管與營養配合反應罐相連,光走廊生物反應器通過藻液回收管將反應后的藻液回流至營養配合反應罐,所述的光走廊生物反應器反應后的剩余廢氣經由二級廢氣管進入二氧化氯反應塔,所述的營養配合反應罐中的藻液定期從藻液排出管中排出,排出藻液用于資源化利用,再通過補充管向營養配合反應罐中投加藻類生長所需營養,補充藻類生長,當營養配合反應罐中藻密度達到106~108cells/L后,藻液經由藻液流入管流入藻液儲存器內;所述的二氧化氯反應塔內設有一排二氧化氯噴淋頭,二氧化氯噴淋頭通過二氧化氯流入管與二氧化氯發生器相連,所述的二氧化氯反應塔內噴淋液經廢液流出管排出系統內,二氧化氯反應塔內反應后的剩余氣體經由三級廢氣管進入堿吸收塔;所述的堿吸收塔內設置有一排堿液噴淋頭,堿液噴淋頭通過堿液流入管與堿液儲槽相連,堿吸收塔通過堿液回收管經反應后的堿液回流至堿液儲槽,堿吸收塔反應后的剩余廢氣經由四級廢氣管進入小爐膛燃燒,燃燒氣體最后排出設備;所述的小爐膛中布有鼓風系統;所述的光走廊生物反應器外部結構材質為鋼化玻璃,燈帶光源為白光光源,在夜間或陰雨天氣使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川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川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96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廢氣脫硫脫硝及資源化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煙氣脫硫凈化的吸塵器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