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燃煤企業廢氣脫硫脫硝及資源化設備在審
申請號: | 201910369600.8 | 申請日: | 2019-05-06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996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2 |
發明(設計)人: | 林映津;曾小妹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川技術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01D53/75 | 分類號: | B01D53/75;B01D53/84;B01D53/56;B01D53/96;B01D53/78;B01D53/50;B01D53/60;F23J15/0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廢氣管 堿吸收塔 燃煤 反應塔 生物反應器 二氧化氯 廢氣脫硫 燃煤爐 資源化 脫硝 堿液回收管 高效降解 堿液儲槽 企業經濟 燃煤煙氣 小爐膛 協調 | ||
1.一種燃煤企業廢氣脫硫脫硝及資源化設備,包括燃煤爐(1)和堿吸收塔(10),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煤爐(1)通過一級廢氣管(2)與光走廊生物反應器(3)相連,光走廊生物反應器(3)通過二級廢氣管(6)與二氧化氯反應塔(7)相連,二氧化氯反應塔(7)通過三級廢氣管(8)與堿吸收塔(10)相連,堿吸收塔(10)一端通過堿液回收管(12)與堿液儲槽(13)相連,另一端通過四級廢氣管(14)與小爐膛(21)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燃煤企業廢氣脫硫脫硝及資源化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光走廊生物反應器(3)頂部設有燈帶(3-1),中部設有一排藻液噴淋頭(3-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燃煤企業廢氣脫硫脫硝及資源化設備的工藝,其特征是藻液反應由所述的藻類噴淋頭(3-2)通過藻類流入管(4)與藻液儲存器(15)相連,藻液儲存器(15)另一端通過藻液流入管(16)與營養配合反應罐(17)相連,光走廊生物反應器(3)通過藻液回收管(5)將反應后的藻液回流至營養配合反應罐(17),所述的光走廊生物反應器(3)反應后的剩余廢氣經由二級廢氣管(6)進入二氧化氯反應塔(7),所述的營養配合反應罐(17)中的藻液定期從藻液排出管(19)中排出,排出藻液用于資源化利用,再通過補充管(18)向營養配合反應罐(17)中投加藻類生長所需營養,補充藻類生長,當營養配合反應罐(17)中藻密度達到106~108cells/L后,藻液經由藻液流入管(16)流入藻液儲存器(15)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燃煤企業廢氣脫硫脫硝及資源化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二氧化氯反應塔(7)內設有一排二氧化氯噴淋頭(7-1),二氧化氯噴淋頭(7-1)通過二氧化氯流入管(9)與二氧化氯發生器(20)相連,所述的二氧化氯反應塔(7)內噴淋液經廢液流出管(7-2)排出系統內,二氧化氯反應塔(7)內反應后的剩余氣體經由三級廢氣管(8)進入堿吸收塔(1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燃煤企業廢氣脫硫脫硝及資源化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堿吸收塔(10)內設置有一排堿液噴淋頭(10-1),堿液噴淋頭(10-1)通過堿液流入管(11)與堿液儲槽(13)相連,堿吸收塔(10)通過堿液回收管(12)經反應后的堿液回流至堿液儲槽(13),堿吸收塔(10)反應后的剩余廢氣經由四級廢氣管(14)進入小爐膛(21)燃燒,燃燒氣體最后排出設備。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燃煤企業廢氣脫硫脫硝及資源化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小爐膛(21)中布有鼓風系統。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企業廢氣脫硫脫硝及資源化設備,其特征是光走廊生物反應器(3)外部結構材質為鋼化玻璃,燈帶(3-1)光源為白光光源,在夜間或陰雨天氣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川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川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960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廢氣脫硫脫硝及資源化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煙氣脫硫凈化的吸塵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