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助聽器入耳檢測方法及助聽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6621.4 | 申請日: | 2019-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669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向開術;楊婉瑩;周廈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德沁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25/00 | 分類號: | H04R25/00 |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億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田雪姣 |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經濟技術***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助聽器 播放聲音 第二信號 反射信號 采集 麥克 檢測 信號強度判斷 光收發模塊 入耳式耳機 采集檢測 耳機喇叭 發射檢測 輔助技術 檢測模塊 強度判斷 用戶體驗 檢測光 濾光片 反射 嘯叫 主板 聽力 喇叭 發射 | ||
1.一種助聽器入耳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發射檢測光信號,所述檢測光信號具有第一信號強度;
采集所述檢測光信號的反射信號,所述反射信號具有第二信號強度;
根據所述第一信號強度和所述第二信號強度判斷所述助聽器是否入耳;
若是,則控制所述助聽器采集和播放聲音,若否,則控制所述助聽器停止采集和播放聲音。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助聽器入耳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第一信號強度和所述第二信號強度判斷所述助聽器是否入耳包括:
判斷所述第二信號強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信號強度,若是,則判定所述助聽器入耳。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助聽器入耳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定所述助聽器入耳前還包括:
判斷所述第二信號強度是否大于預設強度,若是,則判定所述助聽器入耳。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助聽器入耳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將所述檢測光信號和所述反射信號轉換為電平信號,所述檢測光信號具有第一電平值,所述反射信號具有第二電平值;
根據所述第一電平值和所述第二電平值判斷所述助聽器是否入耳。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助聽器入耳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第一電平值和所述第二電平值判斷所述助聽器是否入耳包括:
判斷所述第二電平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電平值,若是,則判定所述助聽器入耳。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助聽器入耳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定所述助聽器入耳前還包括:
判斷所述第二電平值是否大于預設電平值,若是,則判定所述助聽器入耳。
7.一種助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入耳式耳機,所述耳機內設置喇叭和主板,所述主板設置MCU以及與所述MCU電連接的麥克和入耳檢測模塊,靠近所述耳機的入耳部開設小孔,所述小孔設置一濾光片密封,所述濾光片內側設置光收發模塊,所述光收發模塊通過轉接板與主板電連接;
所述光收發模塊用于發射檢測光信號和采集所述檢測光信號的反射信號,所述檢測光信號具有第一信號強度,所述反射信號具有第二信號強度;
所述入耳檢測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信號強度和所述第二信號強度判斷所述助聽器是否入耳;
若是,則所述MCU控制所述麥克采集聲音,以及控制所述喇叭播放聲音,若否,則所述MCU控制所述麥克停止采集聲音,以及控制所述喇叭停止播放聲音。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助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還設置有光電轉換模塊,所述光電轉換模塊用于將所述檢測光信號和所述反射信號轉換為電平信號,所述檢測光信號具有第一電平值,所述反射信號具有第二電平值;
所述入耳檢測模塊根據所述第一電平值和所述第二電平值判斷所述助聽器是否入耳。
9.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助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濾光片為單晶硅片。
10.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助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的直徑為2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德沁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常德沁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662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