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移動距離計算方法、裝置以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4520.3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465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7 |
| 發明(設計)人: | 姜永航;陳霄漢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6H20/30 | 分類號: | G16H20/30;G01C21/16;G01S19/47;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運動目標 運動參數 移動距離計算 加速度信息 終端 運動參數確定 準確度 計算運動 目標距離 運動模型 運動狀態 終端檢測 終端確定 步數 預設 申請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移動距離計算方法、裝置以及系統,涉及終端領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估計移動距離時引起的誤差較大的問題。該方法包括:終端檢測到運動目標處于運動狀態的情況下,終端確定運動目標的加速度信息和第一運動參數;終端根據加速度信息和N個預設運動模型確定運動目標在運動時間內的第二運動參數;其中,第一運動參數為運動目標的步數,第二運動參數為運動目標的步幅;或者,第一運動參數為運動目標的運動時間,第二運動參數為運動目標的運動速度;N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數;終端根據第一運動參數和第二運動參數確定運動目標的移動距離。用于提高計算運動目標距離的準確度。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終端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動距離計算方法、裝置以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運動和健康越來越重視,可以檢測運動目標的健康和運動狀態已經成為智能終端(如手機或者運動手環)必備的功能。智能終端可以通過檢測運動目標的運動步數和移動距離確定運動目標的運動量,進一步確定運動目標的運動強度、熱量消耗等參數,給運動目標提供良好的運動檢測。
但是,在確定運動目標的移動距離時,通常情況下需要確定運動目標的步幅,但是當前通過運動檢測算法確定步幅的方式存在誤差,這樣會導致估計移動距離時引起的誤差較大。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移動距離計算方法、裝置以及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估計移動距離時引起的誤差較大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移動距離計算方法,該方法包括:終端檢測到運動目標處于運動狀態的情況下,終端確定運動目標的加速度信息和第一運動參數;終端根據加速度信息和N個預設運動模型確定運動目標在運動時間內的第二運動參數;其中,第一運動參數為運動目標的步數,第二運動參數為運動目標的步幅;或者,第一運動參數為運動目標的運動時間,第二運動參數為運動目標的運動速度;N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數;終端根據第一運動參數和第二運動參數確定運動目標的移動距離。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移動距離計算方法,當終端檢測到運動目標處于運動狀態的情況下,終端確定運動目標的加速度信息和第一運動參數。終端根據加速度信息和N個預設運動模型確定運動目標在運動時間內的第二運動參數。其中,第一運動參數為運動目標的步數,第二運動參數為運動目標的步幅;或者,第一運動參數為運動目標的運動時間,第二運動參數為運動目標的運動速度;N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數;終端根據第一運動參數和第二運動參數確定運動目標的移動距離。利用N個預設運動模型計算運動目標的移動距離,可以綜合N個預設運動模型的計算結果確定第二運動參數,避免了通過單一預設運動模型計算運動目標的移動距離時,因單一預設運動模型的加速度與運動目標的加速度信息差別較大而導致的移動距離計算誤差較大的問題,因此可以提高計算運動目標的移動距離的準確度。
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運動參數為運動目標的步數,第二運動參數為運動目標的步幅,終端根據第一運動參數和第二運動參數確定移動距離,包括:終端根據步數以及步幅的乘積,確定移動距離。
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運動參數為運動目標的運動時間,第二運動參數為運動目標的運動速度;終端根據第一運動參數和第二運動參數確定移動距離,包括:終端根據運動時間與運動速度的乘積,確定移動距離。
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終端根據加速度信息和N個預設運動模型確定運動目標在運動時間內的第二運動參數,包括:終端將加速度信息輸入N個預設運動模型,得到N個預設運動模型中每個預設運動模型對應的第三運動參數;終端根據每個預設運動模型對應的第三運動參數以及每個預設運動模型各自的權重,確定第二運動參數。通過為各個預設運動模型設置權重,可以使第二運動參數符合運動目標的運動特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45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