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行駛軌跡的分類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申請號: | 201910363995.0 | 申請日: | 2019-04-30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971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7 |
發明(設計)人: | 李烜赫;李曼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行駛 軌跡 分類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行駛軌跡的分類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戶行駛軌跡點的軌跡日志;根據所述軌跡日志,計算各個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每相鄰兩個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和全部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根據各個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每相鄰兩個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和全部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以及預先確定的各個樣本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每相鄰兩個樣本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和全部樣本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確定出所述行駛軌跡的軌跡類型。不僅可以準確地對用戶軌跡進行分類,而且還可以節省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互聯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行駛軌跡的分類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用戶在使用地圖類的應用程序APP產品時,如在駕車導航、步行導航、騎行導航等場景下,服務端會根據用戶實時定位的坐標點,產生用戶的軌跡數據。這些用戶的軌跡數據,作為地圖產品中用戶的基礎數據,蘊含著豐富的用戶信息,在路況擁堵程度預測、用戶出行習慣挖掘、用戶出行模型建立、道路通行性發現等場景下,有著非常廣泛應用。但是在產生用戶的軌跡數據時,會同時摻雜機動車軌跡、電動車軌跡、步行軌跡、公交軌跡、地鐵軌跡等不同的軌跡類型,對實際應用的不同場景,有著嚴重的干擾影響。為達到精細化建模和預測的應用,當用戶在不同的行駛軌跡上行駛時,需要從這些行駛軌跡中識別并提取出相對應的軌跡類型。例如,當用戶在駕駛機動車時,需要識別并提取出機動車軌跡,用于為用戶的機動車駕駛提供導航;當用戶在徒步行走時,需要識別并提取出步行軌跡,用于為用戶的徒步行走提供導航。
在現有的行駛軌跡的分類方法中,通常采用人工模擬的方法標注出各個樣本行駛軌跡的軌跡類型;然后根據各個樣本行駛軌跡的軌跡類型確定出行駛軌跡的軌跡類型。例如,在采用人工模擬的方法標注“機動車”類別的軌跡類型時,先采用人工模擬的方法進行機動車行駛,在行駛過程中通過用戶實時打點并記錄定位位置的工具,記錄下用戶在導航過程中的各個坐標點的序列信息;然后在各個坐標點的序列信息中提取出各個坐標點的位置,按照各個坐標點的位置將各個坐標點按進行連接,形成完整一段軌跡,并標注為“機動車”類別。通過人工模擬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無法模擬出真實道路的行駛場景,這樣就會導致無法準確地對用戶軌跡進行分類,影響到用戶軌跡的分類效果。
此外,在現有的行駛軌跡的分類方法中,通常只考慮行駛軌跡的速度或者加速度這兩個軌跡特征對用戶軌跡進行分類,由于軌跡特征不足,這樣也會導致無法準確地對用戶軌跡進行分類,影響到用戶軌跡的分類效果。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行駛軌跡的分類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不僅可以準確地對用戶軌跡進行分類,而且還可以節省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行駛軌跡的分類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戶行駛軌跡點的軌跡日志;
根據所述軌跡日志,計算各個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每相鄰兩個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和全部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
根據各個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每相鄰兩個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和全部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以及預先確定的各個樣本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每相鄰兩個樣本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和全部樣本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確定出所述行駛軌跡的軌跡類型。
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軌跡日志,計算各個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每相鄰兩個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和全部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包括:
根據接收的所述軌跡日志,提取所述用戶在各個行駛軌跡點的位置以及所述用戶在各個行駛軌跡點的時間;
根據所述用戶在各個行駛軌跡點的位置以及所述用戶在各個行駛軌跡點的時間,計算各個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每相鄰兩個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和全部行駛軌跡點對應的軌跡特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39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